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天文学家紧急警告:11公里级星际物体3I/ATLAS闯入太阳系

时间:2025-09-26 15:22:54 来源:近史阁 作者:近史阁



2025年7月1日,全球天文学界迎来震撼发现——由NASA资助的智利ATLAS巡天望远镜系统,在里奥乌尔塔多沙漠上空捕捉到一个代号3I/ATLAS的神秘星际物体。这个直径约11公里(相当于曼哈顿岛大小)的“天外来客”,正以每秒60公里的惊人速度沿双曲线轨道直冲太阳系内层,其轨道偏心率高达6.1,成为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三颗星际访客。

ATLAS系统原设计用于监测近地小行星以防范撞击风险,此次却意外立下大功。7月1日凌晨,望远镜在扫描天琴座方向时,发现一个亮度异常的移动光点。经全球天文网络紧急验证,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该物体近日点位于1.36天文单位(约1.4亿公里),其速度与路径特征明确显示来自银河系其他区域。这已是继2017年奥陌陌、2019年鲍里索夫之后,人类第三次观测到星际天体。



与前两位“星际访客”相比,3I/ATLAS呈现出显著差异。奥陌陌因雪茄状外形和异常加速现象,曾被哈佛大学天文学教授阿维·勒布推测为外星飞船;鲍里索夫则符合典型彗星特征,一氧化碳含量暗示其来自极寒星系。而3I/ATLAS不仅体积庞大,更在数亿公里外就展现出超高亮度。7月21日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其核心被泪珠状尘埃壳包裹,但缺乏明显彗尾结构,这种矛盾特征引发科学界激烈讨论。

勒布教授在7月17日发表的预印本论文中,列举了3I/ATLAS的六大异常特征:1)11公里直径远超已知星际天体;2)远距离可见的高亮度暗示内部光源;3)精准指向内太阳系的轨道;4)气体成分与加速模式矛盾;5)不对称尘埃分布;6)存在非引力影响迹象。他直言:“这可能是伪装成彗星的外星探测器,甚至携带小型探针的母舰。”



面对学界质疑,勒布强调建立宇宙防御系统的紧迫性。他在Medium平台撰文指出,3I/ATLAS的辉光模式无法用现有彗星模型解释,其自主发光特性更符合外星科技特征。该观点引发Fox News、纽约邮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标题直指“哈佛物理学家警告:星际物体或为核动力飞船”。勒布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如果是自然彗星,我们应感到庆幸,但必须先彻底调查。”



尽管勒布的推测在科学界存在争议,但其质疑客观上推动了观测升级。3I/ATLAS的到来为研究星际物质提供了珍贵样本:通过对比其与太阳系彗星的一氧化碳含量差异(前者仅为后者的数分之一),科学家推测其形成于距离母星数千天文单位的极寒环境。NASA模拟动画显示,该物体以15万英里/小时的速度从天琴座方向袭来,预计2026年3月飞越木星轨道后离开太阳系。

目前,全球天文台已启动联合观测计划。专家指出,3I/ATLAS可能携带原始有机分子,对生命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勒布团队更关注安全风险,建议发射探测器进行近距离取样分析。arXiv平台7月3日发布的预印本论文详细记录了发现过程与初步特征,引发科学期刊持续热议。



这场科学争议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我们仅发现三颗星际天体,观测技术仍存在巨大提升空间。3I/ATLAS的飞掠虽未立即改变地球,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银河系的浩瀚与未知。正如勒布所言:“科学需要大胆假设与严谨求证的平衡,面对宇宙级谜题,自大比未知更危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