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在近期召开的2025郑州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披露了一项关键数据:近两年来,平台通过三次大规模审核标准调整,累计拦截并下架超过3000部低质量短剧。他同时透露,平台即将启动第四次内容审核标准升级,进一步推动行业内容质量提升。
作为当前文化消费领域最具活力的新兴形态,微短剧的市场规模与用户规模已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9月25日介绍,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微短剧已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业态。
市场机构Dataeye发布的《2025年H1微短剧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截至2025年6月,全国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总数的近七成。这一数据印证了微短剧从“小众娱乐”向“国民级视听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红果短剧精品短剧负责人魏钦涛指出,当前精品微短剧生态已初步成型,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今年以来,《家里家外》《一品布衣》《弄潮》《山河回响》等多部优质作品相继涌现,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突破。
针对微短剧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魏钦涛总结为三大驱动力:
为扶持精品创作,红果短剧于去年底启动“果燃计划”。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投资超过80部精品短剧,其中30多部已播出,加上成片引入项目,累计播出量超100部。魏钦涛透露,“果燃计划”将进一步升级:成片引入环节取消保底资金,鼓励作品直面市场竞争;同时加大投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乐力认为,短剧行业从早期粗放式发展迈向全行业精品化,是内容迭代升级的必然结果。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大量从业者将短剧创作视为终身事业,在作品中融入自我表达与视听语言追求,这成为推动内容升级的核心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