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福建舰后劲还没过,第二艘电磁弹射大舰来了!076已经拆掉工棚

时间:2025-09-27 18:41:59 来源:青青子衿 作者:青青子衿

刚被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的消息震完,中国海军又有一个大新闻传出——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的甲板工棚全拆了。

虽然这消息目前主要来自船厂周边的素人爆料和网络流传的现场照片,但结合中国军舰建造的一贯流程,这事儿基本稳了:电磁弹射器安装调试大概率收尾,接下来就是港内测试,海试不远了!



拆除工棚前



‍肉眼可见,工棚已经拆卸



‍肉眼可见,工棚已经拆卸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四川舰是去年12月27日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的,中央军委亲自命名为"四川舰",舷号51,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别小看这4万多吨,它藏着个全球独一份的狠活——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这可是两栖攻击舰里头一回见这配置。

要是还没有概念,对比一下美帝就知道这玩意为什么这么牛叉了。

要知道,连美国最先进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都只有垂直起降的F-35B,压根没弹射器这玩意儿。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速度。四川舰去年12月刚下水,现在才过去9个月,甲板上覆盖弹射器的工棚就拆干净了,上层建筑的脚手架也没了踪影。

对比下美国的进度:"美利坚"级首舰2009年开工,2012年才下水,2014年才服役,光从开工到服役就花了5年多。咱们这从下水到准备海试,满打满算可能都用不了一年,这效率别说美军懵,放全球造船业都是顶流水平。




央视画面截图

为啥说拆工棚是个关键信号?

众所周知,军舰的电磁弹射器属于顶级精密设备,安装阶段必须搭棚防尘、防雨、防卫星偷窥。参照福建舰流程:工棚一拆,立即开始港池内配重车弹射——小车先飞,飞机再上,最后整舰拉出去飙高速、急转弯、急停,一整套“体检”下来,状态好就直接列装。

而且这舰的弹射器可不是摆样子,根据公开信息,它配了一套40米级的电磁弹射装置,能轻松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军迷甚至美帝的《防务邮报》都在猜测,中国的攻击-11无人机舰载型说不定真能在这上面首飞。




攻击-11无人机画面

最让美军坐不住的,可能是这舰的定位太颠覆了。

传统两栖攻击舰主要是运兵、放直升机,顶多带几架垂直起降战机。但四川舰不一样,有了电磁弹射,它既能用坞舱装气垫登陆艇和两栖战车搞抢滩登陆,又能弹射无人机执行侦察、打击任务,甚至必要时还能支援航母编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海军正在探索一条美军都没走通的新路。想象一下,一艘四万吨级大舰,能同时投送登陆部队,又能放飞成群的固定翼无人机,对岸的防御压力会是什么概念?这对传统的两栖作战模式几乎是一次重塑。






航母编队深海航行

此外,美军现在别说没有同类型舰,连舰载大型无人机都还没形成战斗力,他们的MQ-25"黄貂鱼"还在测试阶段,咱们这已经快实装了。 这不,美军最近明显急了。9月下旬刚官宣,第六代战斗机F-47的机身都开始造了,还特意提到要加速推进,争取2028年首飞。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被咱们的造舰速度和技术突破逼的。以前美军总觉得自己在装备上有代差优势,现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可靠性比福特级还强,四川舰又搞出全球独一份的电磁弹射两栖舰,他们那点优越感早被冲没了。


美国第六代战斗机F-47预计2028年首飞

可能有人会问,这舰真有那么重要?

往小了说,它填补了咱们在攻击型两栖直升机母舰上的空白,近防系统配了3座红旗-10和3座改进型1130近防炮,火力密度全球领先,单独执行任务都底气十足。

往大了说,它是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防卫"的关键一步,和福建舰形成互补,一个主打远洋制空制海,一个主打两栖投送+无人机作战,体系战力直接拉满。

当然,现在还没到庆功的时候,拆工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港池测试、海试还有不少难关要过,尤其是电磁弹射器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性,得反复验证。但从福建舰的测试结果来看,咱们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平均无故障周期远超美国福特级,四川舰的测试大概率会顺风顺水。

无论如何,四川舰的快节奏进度已是不争事实。

想想这两年的进度,从福建舰下水到三型机弹射,再到四川舰快海试,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确实让人热血沸腾。

这不是靠吹出来的,是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厂这些企业实打实干出来的,是电磁弹射团队一步步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