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导读:有缅北四小龙之称的果敢、佤邦、小孟拉、大其力,谁做老大,中国人说了算
缅北佤邦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通缉令。
被通缉的人,竟是中国警方全力追捕的佤帮高层。
这份通缉令的内容,透露出诸多耐人寻味的信息。
文件核心的一句话是:
为了维护与邻国的友好关系。
邻国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这份文件说明,缅北四小龙中的某些势力,终于感受到了压力,开始主动向中方示好。
在中方的强大压力下,佤邦撤销并通缉了建设部长鲍岩板,以及勐能县县长何春田。
此外,佤邦联军的副总司令鲍军峰,也被中国警方刑拘。
堂堂副总司令被拘,佤邦却不敢有丝毫反抗,甚至主动交出鲍岩板、何春田,希望以此平息中方的怒火。
在四小龙中,果敢无疑是最为头铁的。
面对中方的要求,果敢四大家族选择阳奉阴违,仅抓了几个无足轻重的电诈小喽啰,拒绝与中方进行任何实质性配合。
他们认为,这属于缅甸内政,中国方面不敢干涉。
四大家族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在国内肆无忌惮地坑害中国人。
中国对缅北电信诈骗的打击已久,但逐一击破四小龙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于是,中方寄希望于缅甸政府军。
中方反复督促缅甸政府打击缅北电诈势力。
缅甸政府每次均表示会积极行动,但结果往往只是抓几个电诈底层人员了事。
他们为何不敢动缅北?
当然不是因为政府军无能。
实际上,缅甸政府军正是缅北势力的保护伞。
甚至可以说,缅甸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被缅北四大家族操控。四大家族不点头,政府军不敢轻易动缅北。
那么,缅北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种混乱局面的呢?
一、不断的黑化之路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缅北一直是半独立状态,其政权和军权与缅甸政府完全分开。
既然半独立,就要自力更生。
由于资源有限,搞其他产业费劲且来钱慢,缅北军阀们开始大力种植鸦片。
缅北共有四大军阀系统:果敢、佤邦、小孟拉、大其力。
果敢目前的代表者是四大家族。
在这些军阀眼里,鸦片相较于其他农作物,便于管理、周期短、利润极高。
很快,缅北将鸦片种植业发展成第一产业。
尝到甜头后,缅北又开始发展第二产业——制毒。
为了销售毒品,他们特意从缅甸开辟了一条前往泰国的运输路线,赚得盆满钵满。
著名的金三角,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冰毒及相关化学毒品的崛起,缅北的鸦片产业受到强烈冲击。
再加上我国与其他国家对缅北毒品的严厉打击,他们的第一和第二产业开始萎靡不振。
到了20世纪90年代,缅北方面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赚钱路子。
于是,他们开始发展赌博产业。
一时间,缅北出现成百上千家赌场,经济曲线再次上升。
周边国家一看赌场这么赚钱,立刻效仿。
赌场生意卷起来后,缅北以前的客户纷纷跑去了交通更方便的泰国等地。
结果缅北的赌博生意又黄了。
没办法,他们要生存,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于是他们盯上了电信诈骗的产业。
总之,他们成功避开了所有合法生意。
二、极佳契机,缔造缅北电诈帝国
当时有个叫佘智江的湖南人,长期在缅甸、柬埔寨等地搞诈骗和赌博。赚到钱后,佘智江在缅北地区开设了很多诈骗园区。
佘智江应该算缅北诈骗的鼻祖。
与此同时,我国境内也有一批藏匿在地下的诈骗团伙。
这些人的规模也不容小觑。
但从2015年开始,我国着手大力整治电诈行业,整个电诈圈风声鹤唳。
很多人闻风而逃。
这些人逃到了哪里呢?
答案是缅北。
他们到了缅北才发现,这里才是诈骗人的天堂。
他们终于找到组织了!
这些人跟佘智江的团伙一拍即合,决定在缅北搞把大的。
于是,让人“谈缅色变”的缅北诈骗集团顺利诞生。
当时,从彭家声同盟军反叛出来的四大家族,已经是缅北地区的地头蛇。
电诈集团想在缅北打开局面,必须跟四大家族合作才行。
于是乎,四大家族顺利成为佘智江等人的保护伞!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家族发现这些搞电诈的家伙挣得比他们贩毒都多,马上眼红。
他们不甘心只当保护伞,要求必须入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你们。”四大家族如此说道。
没办法,四大家族手里有武装部队,他们不敢不听话。
于是双方狼狈为奸,终成如今局面。
三、我方卧底被围,同盟军出面协助
四大家族逐渐从保护伞变为电诈集团的股东,直到最后的经营者、老大。
电诈集团正是在他们的保护支持下得以发展壮大。
十四年来,他们坑害了太多中国人,令无数国人对其恨之入骨。
中国警方为了拿到证据,灭掉缅北的电诈团伙,于是派出一名卧底深入敌营获取情报。
云南刑警刘森林(化名)最终成为卧底的最佳人选。
他以自己为饵,被成功“骗”到缅北。通过一年的时间,刘森林赢取了四大家族的信任,被提拔为KK园区的副总。
正在他集齐证据,感觉可以收网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那天,刘森林像往常一样,开车从KK园区出发,前往果敢首府的老街,准备向组织传递情报。
没想到他的车刚进入老街,就被一群持枪蒙面的武装分子包围......
这件事促使我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