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
近日,上海多所学校家长在社交平台曝光,9月15日校园午餐中虾仁炒蛋出现发臭、含沙等问题,涉事学校紧急停供该菜品,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对校园餐安全的广泛关注。
涉事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捷公司”)回应称“仅部分批次存在问题”,承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但未对具体整改措施作出详细说明。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业务覆盖上海16个区50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日供餐量超50万份。
记者调查发现,绿捷公司股权结构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关联。9月18日,记者多次致电绿捷公司未获回应,而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
多位家长反映,问题虾仁炒蛋被临时撤换后,学校仅提供饼干、面包作为替代。记者从闵行区某公立小学获悉,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上海推行AB制学生午餐(每日提供两种套餐),但涉事菜品仍出现在9月15日菜单中,每份定价18元。
家长提供的菜单显示,绿捷公司配餐中油炸食品占比过高,包括复炸猪排、鱼排等冷冻制品。有家长直言:“18元的餐标还不如快餐店十几元的盒饭。”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事件暴露出校园团餐在食品安全制度和监管处罚方面的双重缺失。
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分析称,部分团餐企业经营粗放,对食品安全重视不足,根源在于违法成本过低。“若监管处罚足够严厉,企业自然不敢铤而走险。”
天眼查显示,绿捷公司实控人为香港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董事长陶煦同时担任冻品汇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陶煦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曾任正大集团财务主管,后出任新希望六和总裁,负责战略资源整合。
尽管绿捷公司官网宣称“成立20余年来通过科学管控确保食品安全”,但记者发现其曾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纠纷被起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今年仍持续中标上海学校供餐项目,中标金额100万至500万元不等。
某普陀区中学教职工供餐项目中标公告显示,绿捷公司因“响应充分、业绩突出、食品安全保障强”等理由得分最高。然而,其实际供餐质量与宣传承诺存在明显差距。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及幼儿园超46万所,涉及学生2.37亿人,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占餐饮业近半。除绿捷公司外,上海振袤餐饮、龙神食品等企业也参与供餐,但绿捷为规模最大的营养餐供应商之一。
好消息是,国家首个校园配餐服务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将于12月1日实施。该指南明确要求:
专家指出,新规实施后将极大压缩校园配餐乱象空间,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记者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本报记者: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