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华子良原型之一:越狱后在伊朗被捕,电椅上被杨进兴用镐头杀害

时间:2025-10-02 03:39:56 来源:红梦史说 作者:红梦史说

  1950年,一位名叫朱天铸写信给重庆有关部门,希望其帮忙查询一下弟弟的下落。

  此人曾在革命岁月为党和国家做过贡献,听说其弟弟朱伯屏也是我党成员,遗憾的是至今下落不明。

  接到信件后,相关部门开始紧锣密鼓地查询,结果却发现,根本没有朱伯屏此人。

  

  按照我党对地下工作者的要求,当时他的弟弟朱伯屏很可能换了名字,以另外一重身份继续为我党工作。

  最终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名字当中锁定了一个名字:朱念群。

  一个长期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的人物,此人正是小说《红岩》里华子良的原型之一。

  

  当时的他并没有被定为烈士,直到1983年10月15日,四川省委、省政府才将他追认为烈士。

  当年朱念群到底了经历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多年之后才被追认为烈士呢?

  

  这是18岁的朱伯屏在浙江省警官学校速成班”第一期毕业时的留影,也是目前朱念群烈士仅存的一张照片

  始终心存正念

  朱念群出生于1912年,原名朱伯屏,此人绝对是妥妥的天之骄子,1928年时就进入了浙江省警官学校速成班,当时的戴笠还没有拥有后来的地位,乃这所学校的教员。

  后来著名的青浦班、松江班之流,大多脱胎于这所学校。

  

  从学校毕业之后,年仅十八岁的他就成为了浙江余姚县梁弄区的警察局局长,真可谓是少年得志。

  别看他年轻,手腕与魄力同样堪称老辣,眼见着当地的地主豪绅欺辱普通百姓,他便携带枪支与这些他谈话,希望他们不要过多地剥削老百姓。

  吃到嘴里的肉,岂能轻易吐出来,但是朱念群岂能轻易让他们吞下去呢?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做法,不久之后上级把他调离了梁弄区,当地百姓听说这位父母官要离开,便送给他一把万民伞,上面写着“素仰型韶”四个字。

  在当时那个时代,这绝对算得上黑暗中的一抹亮光,奈何黑暗的力量太过于强大,这点滴的亮光犹如狂风骤雨中的烛火,随时有熄灭的风险。

  

  朱念群独自支撑着,护佑着内心的这一点光明,后来的他又到了浙江省保安处,去了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

  这一路走来,他见到的事情,听到的声音,几乎全部与他的理想追求背道而驰,他对自己所在的党派失望了。

  

  1938年,武汉失守了,他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了延安,他希望在这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延安没有让他失望,这里的人不乱搞裙带关系,也不徇私舞弊,他们的工作的重心就是群众。

  从此之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我党的一员。

  

  1939年的春天,他接受任务,要到国统区进行地下工作。

  没成想在抵达西安时被胡宗南部发现,胡宗南了解到他的身份后,直接上报给领导部门。

  

  在西安集中营被关闭了半年多之后,1940年,他又被转移到了重庆,特务们对这位从延安而来的人物特别感兴趣,想审出他到底带着什么特殊的任务?曾给我党做过什么?

  朱念群给出了斩钉截铁的拒绝。

  

  当时他嫂子的哥哥——汪文华,听说朱念群被捕之后,以“排查线路”为理由,冒险到集中营看望了他。

  见到朱念群的那一刻,他的心都碎了,这与他之前的见过的模样完全不相同。

  遍体鳞伤,到处都是血,鼻梁上的眼镜已经损坏得不成样子。

  

  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而是一直在伺机准备越狱,1942年的春天的某个清晨,他终于找到了机会。

  之前他早就发现了铁丝网上的洞口,恰好进入守卫距离自己较远,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直接钻进了洞口,奈何洞口太小,还是触动了铁丝网上的警铃,立即引来了守卫的注意。

  

  枪声随即而来,他直接穿过马路,来到了一处河边,顺势坐上了一艘小船,成功实现了越狱。

  此刻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抵达模式,向北的道路走不通了,他决定绕道印度、伊朗,最后转到苏联的莫斯科。

  

  正是在这次办护照的时候,他才将自己的名字由“朱伯屏”换为了“朱念群”。

  意思是自己渴望像延安的同志那样,成为一个事事都心心念念群众的人。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当他终于抵达伊朗的首都德黑兰时,却被当地的国民党特务盯上啦!

  最终,他以“第三国际分子”的罪名被逮捕回国。

  这次他被关进了重庆的五云山集中营,在这座集中营,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苦楚呢?

  

  反抗与死亡

  这座集中营需要每一个人都剃光头,穿囚服,还要定期地听他们训话。

  朱念群早就看透了对方的这一套把戏,宁死也不配合他们,他宁愿被关到小黑屋当中,也坚决不配合对方的任何行动。

  

  敌人开始使用自己的招数对付他,他们用板子打他,他的全身都没有一处完好无损的肌肤。

  打伤之后,敌人还不让他躺卧或者坐下,而是将其关闭到站笼当中,何谓站笼?

  就是一个只能让你保持站立的特殊刑具。

  

  彼时的他已经双脚浮肿,浑身是伤,一般人哪里能忍受得了这样的酷刑,但是他仍旧没有求饶。

  就连敌人也感觉无招可使了,只能换了一个套路。

  既然他不愿意参与训导,那就把他单独给他配一个教官,随时随地给他讲话。

  

  为了瓦解他的意志,敌人还在半夜给他的被窝里送了一个美人进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瓦解他的意志,面对着女人,他厉声斥责,统统给予了回绝。

  这个时刻,革命意志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钢铁也不足以与之媲美。

  

  敌人实在是黔驴技穷啦!

  只能拿出最后的杀手锏,给他安排了一场“死刑”,将他与其他死刑犯并列安排到一起。

  枪声响过之后,他却发现身边的倒下了,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人安然无恙地站着,原来敌人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使他求饶。

  

  只是他已经抱了必死之决心,敌人彻底地无计可施啦!

  1946年,他进入了有着“魔窟”之称的重庆白公馆。

  在这里,他正式被定性为精神病,每日里就是对着一面墙壁发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白公馆看守所旧貌

  在这座魔窟里,同样还有另外一个老人,此人名叫韩子栋,他也同样被定性为精神病,《红岩》当中的华子良,就是以这两个人为原型。

  韩子栋与朱念群有着简单的接触,有一次他看见对方不吃饭,就低声提醒道:

  “得按时吃饭,只有这样,才有精力和敌人斗争。”

  

  1947年8月,韩子栋趁着外出挑担的机会,逃出了白公馆,朱念群却留在了其中。

  当年的9月13日晚上,朱念群与其他两名同志被押到了杨家山气象台的一个房屋当中,三个人的手铐被连到了一块。

  按照当时执行这一任务的杨进兴的设计,是要通过电流将三个人一同电死。

  

  当年韩子栋逃脱处-重庆市磁器口磁童路边的幸福街

  可是由于电流太低,三个人根本没有直接抵达死亡,反而白白地受了一通罪。

  杨进兴一看情况不对,就直接拿起一把十字镐,对着他们的脑袋敲上去。

  人的脑袋能有多硬?怎么可能硬得过十字镐,可怜我党的好战士,可怜我中华民族的英灵,就这样死于在了这样的小人之手。

  

  他牺牲的时候才三十五岁,无儿无女,去世之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其一直没有被追封为烈士。

  直到1983年10月15日,当时韩子栋也应邀在参加之列,面对这位曾与自己并肩战斗的同志,他不由得回忆起当年的岁月。

  

  韩子栋

  同时到现场的还有朱天铸的儿子朱慧清,此时他已经把儿子过继到弟弟的门下,看到这位与朱念群有着血脉关联的后代,韩子栋不由地看痴了,忍不住说道:

  “太像啦!太像啦!”

  原来朱慧清与叔叔,也就是继父的相貌长得十分相像,他忍不住紧紧地握住他对方的手。

  

  韩子栋恍惚间觉得自己回到了当年,重新见到了这位战友,他的音容笑貌似乎仍旧在目前徘徊,忍不住潸然泪下。

  如果我们今日到乐山烈士陵园参观,仍旧可以看到朱念群烈士的墓碑,如果你有幸到过这个地方,请务必在每一块墓碑前多停留几秒,为这些曾为国家牺牲过的英雄默哀。

  

  参考资料:

  1.《党史学习》专栏199—《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之一,是位南京籍烈士——时间:2021-12-17 11:17

  

  [1]曹晋杰.《红岩》中华子良的生活原型之一——朱念群[J].纵横,2001,(07):44-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