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方没有发出警告,也没有发布声明,而是直接选择了“行动”。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正式叫停了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之间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海运订单,这一举措精准打击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命门。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第一时间表态,称这一决定“令人失望”,并表示希望出口能够保持畅通。然而,他的这份“失望”来得太晚,也太轻了。
澳大利亚究竟做了什么,竟获得如此“特殊待遇”?
近日,澳大利亚与美国、欧盟就稀土供应问题进行了密集接触。据外媒披露,澳方正在考虑配合美国,对中国主导的稀土出口设立价格下限,并可能征收额外关税。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中国稀土主导地位的直接挑战。

稀土,作为新能源、军事雷达、芯片、风电设备等众多关键领域的核心原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占据着70%以上的出口份额。对于澳大利亚而言,稀土问题本应是合作的空间,却偏偏选择了对抗的路线。
从南海到台湾,从科技到军事,澳大利亚近年来频繁在中美之间站队美国。而这一次,它更是将手伸向了中国的稀土领域,等于是在资源领域里“开了第一枪”。

对此,中方迅速给出了回应,但并未直接围绕稀土问题展开,而是直接对准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基本盘——铁矿石出口。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下达指令,暂停采购必和必拓公司的铁矿石。必和必拓,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企之一,几乎是澳铁矿出口的代名词。
这一实打实的订单暂停,并非取消未来计划,而是立即生效。当天下午,必和必拓的股价就波动剧烈,澳大利亚的矿业股整体承压。

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反应虽然迅速,却显得无比被动。他说:“希望出口畅通……对两国都有利”。但中方并未全面封杀全部的铁矿石交易。据知情人士透露,那部分以人民币计价、已进入中国港口的澳铁矿石现货,仍被允许清关。这一手打的,就是有分寸的反制。
中方没有彻底封死合作,却通过“货币策略”表达了态度。澳方如果接受人民币结算,那中方并不反对继续交易;但若坚持美元结算,那就暂停再说。

这场冲突并非突发情况。中澳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早就已经陷入了僵局。澳方坚持铁矿石的高价不松口,认为中国离不开澳洲铁矿,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早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在非洲、南美等地铁矿供应链的布局,尤其是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今年底投产,设计年产能1.2亿吨。这个数字,足以替代澳大利亚一部分的供应量。

中方这次暂停订单,是有备而来的,并不是临时起意的决定。而澳方在谈判桌上的强硬,最终换来的,只有“掀桌子”的结果。
同时,全球钢铁的需求疲软,美国、印度等国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结果就是,铁矿石的价格从高点回落了超过25%。澳方却还在用疫情后的高价心态来谈判,还以为自己手里有的是筹码。但现实是,市场已经变了,中国也不再是那个“被动买家”,这正是中方敢于暂停订单的底气。

澳大利亚若不调整定价策略,未来可能还会面临更大范围的市场流失。中方这次暂停订单,就是一次“敲山震虎”。没有对稀土正面回应,反而从铁矿石入手,打的就是澳大利亚的经济软肋。中方既通过这种市场行为表明了立场,又没有触碰稀土红线,避免了与西方彻底撕破脸。

中方没有封锁稀土出口,是留有余地,也是在保持克制。但如果澳方继续推进对稀土设置价格机制,也不排除中方会采取进一步反制。
虽然中方没有直接对稀土“动手”,但阿尔巴尼斯对此的表态,还是引起了国内的强烈不满。矿业巨头、地方政府、出口商、港口协会,全都把枪口对准了堪培拉(澳大利亚联邦首都)。
必和必拓、力拓、FMG这些矿业巨头,过去十年靠中国市场赚得盘满钵满。仅铁矿石一项,澳大利亚2024年出口额就高达1570亿澳元,中国市场占了八成。

这一次,中国说停就停,没有任何预警,也没有谈判。对此,矿业界对政府愈发不满,认为他们外交政策的“强硬姿态”,正在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
“经济靠中国,政治靠美国”,这个矛盾已经撕裂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政府想要维护和美国的战略关系,但经济现实却又摆在眼前。
阿尔巴尼斯政府夹在中间,想要找一条出路,可国际局势就摆在那里。

美国不会为了澳大利亚去得罪中国,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日本、韩国、印度这些国家,加起来都填不上中国市场的缺口。澳大利亚的出口结构高度集中,一旦中国市场出问题,其他国家根本接不住。所以,澳方曾多次表示希望修复对华关系,但在行动上,却是频频踩线。
从外交到贸易,从矿产到稀土,每一步都在试探中国的底线。这一次,中国也没再多说话,直接就选择动了手。

中澳关系并非一日破裂,也不是一日就能可以修复。过去几年中,中方多次表达过合作意愿,也给出了不少的缓和机会,但澳方在战略上却始终摇摆不定,经济想要中国,政治却紧贴美国。
如今中方也不再等待了,直接出手,节奏快、动作准。澳方若是还持有着不付出行动,就可以“稳住局面”的幻想,那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而澳大利亚,是继续站队对抗,还是回到合作的轨道,选择权还在他们手里。中方把“球”,已经踢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