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广东长途大巴复兴:告别高价水鱼号,出行新选择

时间:2025-10-04 12:14:11 来源:陈博世财经 作者:陈博世财经

为什么广东各地的长途大巴又开始兴旺起来了?答案很简单:因为乘客们再也不用忍受“水鱼号”的高价了。

想象一下,水鱼号票价高达260元,而绿皮硬卧只需130元,长途大巴更是低至69元。对于每月需要回家两次的打工族来说,选择哪个显然不言而喻——钱包和双腿早已替他们做出了决定。

去年年底,广东客运系统因亏损严重,不得不拆除了大半汽车站。以往,大巴必须进站,管理费占到了票价的三成到五成。现在,大巴可以直接从镇口上高速,在服务区停一停上下客,票价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

在粤东地区,绿皮车早已消失无踪。就连梅州那趟昆明到厦门的火车,也停着不接客了。而广湛高铁年底即将开通,“水鱼二号”的票价据说要超过300元。打工族们算了一笔账:每月来回四次,选择大巴能省下近一千块钱。

广东大巴的复兴,其实还得益于大学生的“助力”。广东孩子普遍不爱出省读大学,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全省80%的高校。对于非珠地区的生源来说,周末回家成了刚需。以前坐高铁得转三趟车:从学校到地铁站,再从地铁到高铁站,最后从高铁站到老家还得转公交。一旦赶不上末班车,就回不去了。

最早是同乡会组织旅运巴士,从学校门口直接发车,点对点送回家。这种方式比高铁便宜三分之一,还不用转车。后来,运输车队看到有利可图,也悄悄以旅游名义加入进来。广深线每班都坐得满满当当,肇庆、梅州、湛江的学校也有了稳定班次,逐渐串起了粤西、粤北、粤东到珠三角的交通网络。



到了2019年,这种模式已经跑通了。各公司开始共享运力、整合购票平台,开通了不少非学校线路,路线更多、班次更密。疫情后,滴滴站点巴士进来整合,统一售票、站点有专人引导,监管也放松了——之后很少见交警抓车。有时候搞活动,9.9元就能买广深线的票,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

现在,大巴的玩法变得更加聪明了。它们从镇里直接上高速,沿途服务区上下客,两头用小轿车接驳。比如从徐闻海安发往广州的大巴,直接上高速,经过雷州、湛江、茂名、阳江,每个服务区停一下接客,最后到广州大学城下高速,全程不绕路,比公交加高铁还要快半小时。

这种模式的成功,就在于它的“精准”:不用绕去汽车站,不用转车,价格还低。以前客运系统靠进站抽水,现在没了汽车站这个环节,司机能自己安排站点,服务反而更贴民心了。

有个学生说:“之前坐高铁得转三趟车,花俩小时,现在大巴直接到学校门口,省了时间还省了钱。”——这话戳中了很多人。



大巴的复兴并非偶然。是“水鱼号”太贵、高铁转车太麻烦,逼得大家寻找新出路;是汽车站拆了、没了抽水的环节,票价降了;是大学生用脚投票,把小巴士变成了大网络。但问题是——这波好势头能保持住吗?

要我说,能不能长久就看俩字:“实在”。现在大巴做到了便宜、方便,所以大家选它。以前客运系统搞垄断、抽水抽得自己破产,现在没了束缚,反而活了。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谁把服务做到心坎里,谁就有市场。

这事大家怎么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