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勒比海局势骤然紧张,美军舰队持续逼近委内瑞拉海岸,白宫内部更传出“军事打击准备完毕”的信号。据爆料,五角大楼已将针对委内瑞拉的军事行动方案提交至特朗普案头,仅待其签字批准。全球目光聚焦于此,这场可能爆发的冲突究竟是“禁毒行动”还是政权更迭的序幕?
特朗普讲话画面
9月26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披露,美军已完成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打击方案。从海上到空中,美军动作毫不遮掩:“杰森·邓汉姆”号驱逐舰距委内瑞拉海岸不足50公里,舰上“战斧”巡航导弹随时可发射;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搭载第22远征部队,总兵力超4000人;F-35B隐身战斗机部署至波多黎各,B-2战略轰炸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加勒比深海中,一艘身份不明的核潜艇悄然就位。
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在舰上视察时直言:“这不是演习。”此举意图明确——向委内瑞拉传递信号:抵抗无益,战争随时可能降临。
美军已做好大规模轰炸准备
与伊拉克战争初期的地毯式轰炸不同,美军此次计划采用“点穴式打击”:首先,F-35清除防空网;随后,驱逐舰与潜艇发射“战斧”导弹;最终,B-2轰炸机精准摧毁委内瑞拉指挥系统与通信中枢。美军认为,此战术可在48小时内使马杜罗政府“失能”。
然而,该计划高度依赖情报准确性,且需特朗普签字批准。若初期行动未能达成决定性效果,美军可能陷入长期消耗战——而委内瑞拉复杂的地形与可能的地面战,或将重现伊拉克困局。
美军的策略是“点穴式打击”
面对美军压境,委内瑞拉迅速反应。9月25日,马杜罗宣布将于27日举行全国民防演习,覆盖军队、警察、学校与医院。9月29日,他签署“外部动荡令”,动用宪法赋予的紧急权力,绕过国会动员军队,并限制部分公民权利。
委内瑞拉军事力量不容小觑:现役正规军约12.3万人,民兵体系覆盖全国。2025年9月5日,马杜罗政府启动首轮民兵动员,召集820万名已登记公民与预备役人员,计划整合450万名已完成训练的民兵。国家电视台滚动播放“全民防御教学”,内容涵盖无人机识别、掩体构建与物资储备,为持久战做足准备。
马杜罗讲话画面
白宫宣称此次行动旨在“打击毒品贸易”,甚至以“涉嫌向美国输送毒品”为由悬赏5000万美元缉拿马杜罗。然而,这一理由缺乏说服力——美国此前以类似借口对外用兵,结果往往是政权更迭而非毒品问题解决。
五角大楼声称已击沉三艘委内瑞拉涉嫌贩毒船只,但国会与媒体对此存疑。禁毒只是幌子,美国真正目标在于委内瑞拉的政治方向:马杜罗政府长期抗拒美国,并与俄罗斯、伊朗保持密切关系;更关键的是,委内瑞拉坚持石油国有化,拒绝将资源交予美国公司。掌控委内瑞拉,意味着美国可巩固全球能源市场霸主地位,同时获取地缘战略收益。
尽管马杜罗多次释放对话信号,均被白宫无视。
美军整装待发
尽管五角大楼已准备就绪,特朗普却迟迟未签字。2025年,美国经济复苏缓慢、通胀高企、债务攀升,社会因多重议题陷入分裂。此时发动外部冲突,可转移国内矛盾、强化总统强硬形象。但风险同样显著:若无法速战速决,陷入巷战与游击战,美军将面临战损与财政双重压力。
更现实的是,若此刻放弃行动,美军高调集结与媒体炒作可能使特朗普的“强人”形象受损。战争按钮按下容易,收回却难——一旦战火点燃,军事行动、人道危机、经济动荡与外交孤立或将反噬美国自身。
特朗普出席新闻发布会画面
若战火爆发,委内瑞拉230万难民可能进一步外流,哥伦比亚与巴西边境将承受巨大压力。拉美多国密集发声,墨西哥、智利、玻利维亚呼吁和平解决争端,强调“主权不可侵犯”,美国可能在拉美遭遇外交孤立。
能源市场亦将受波及。作为全球重要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石油出口中断可能导致油价上涨,进而推高美国本土通胀。特朗普需权衡:立威与自伤,仅在一念之间。
特朗普与媒体互动画面
舰队压境、战机待命、命令系统进入最后阶段,一切仅待特朗普签字。这一决定不仅关乎一场军事打击,更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连锁反应。战争的代价,或许远超美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