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突破37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全球多个国家的年度GDP。然而,正当两国经贸合作呈现积极态势时,日本政府却突然在户籍登记政策上做出争议性调整,引发外交风波。
今年2月,日本宣布允许在日台湾居民修改户籍登记信息,将国籍栏从‘中国’更改为‘台湾’。这一决定直接切断了日本在关键时刻向中国寻求协助的外交通道。
根据国际惯例,外国居民需配合居住国进行户籍登记。日本此次政策调整的特殊之处在于,允许特定群体修改国籍信息表述。这种看似‘人性化’的调整,实则触及中国核心利益。
日本官方解释称此举旨在优化居民登记系统,并特别强调考虑台湾居民的‘身份认同’。但这种说辞掩盖不了一个基本事实: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居民的国籍只能是中国。
若按日本逻辑推演,所有在日中国公民都需将国籍细化为具体省份,这显然荒谬至极。中国公民无论身处何地,其国籍属性不容篡改,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基本原则。
2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指出,日本此举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敦促日方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在台湾问题上明确立场。
面对中方严正交涉,日本不仅未收敛政策,反而在5月26日正式实施该条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再次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部势力无权干涉。
中国政府连续两次公开表态后,日本仍我行我素。作为回应,中国空军‘翼龙’无人机和‘运-9’电子战飞机现身冲绳空域,对日方F-15J战机实施电子干扰。这一行动被解读为对日方‘试探性突破’的明确警告。
日本企业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政策实施后,美国突然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将日企推向经济困境。日企代表团紧急赴华求助,却遭到中方明确拒绝:除非日本正式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中方不会提供协助。
这场政策闹剧的背后,是日本深陷的人口危机与外交困境。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1%,劳动力短缺迫使70岁老人仍需工作。为缓解人口压力,日本曾寄望吸引中国劳工,其中台湾劳工占比显著。
新首相石破茂上任初期曾展现改善中日关系的意愿,多次强调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但访美期间与特朗普达成涉及台海问题的共识后,日本政策急转直下。美日安保条约的再次强化,暴露出日本在外交上的摇摆不定。
事实证明,日本试图在中美间‘两头讨好’的策略彻底失败。当前日本企业既失去中国市场支持,又面临美国经济打压,陷入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
9月7日,石破茂宣布辞职,其短暂的首相生涯以外交失败告终。这场政策风波揭示出深刻教训: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中日关系要重回正轨,日方必须首先尊重中国主权,停止一切干涉内政的行径。
信源 澎湃新闻 在日台湾民众可将原籍地"中国"改为"台湾"?国台办回应
信源 上观新闻 日方搞涉台“小动作”,中方回应
信源 澎湃新闻 石破茂宣布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