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全国卫视频道掀起了一场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播映热潮。从7月1日至9月9日,全国范围内共播出抗战题材电视剧、纪录片、电视节目及电影等2.2万期(集),总时长达到1.4万小时,累计收视人次高达210.3亿,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民众对抗战历史的深切关注与缅怀之情。
在众多播映的作品中,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点剧目《我们的河山》《归队》,以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和年代剧《生万物》尤为引人注目。这些作品不仅包揽了8月首播电视剧收视率的前四名,更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历史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它们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平凡的生活细节相结合,通过细腻刻画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成长与转变,让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交织共鸣,为当代人提供了深刻的精神参照。
以《我们的河山》为例,该剧聚焦“战争中的人”,讲述了山东青年党员庄埼风带领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伪统治的壮丽历程。剧中讴歌的“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弦。该剧首播平均收视率高达3.046%,收视份额12.979%,累计收视7.8亿人次,成为当之无愧的收视冠军。而《归队》则采用东北“抗联小队”的群像叙事,通过排长鲁长山寻找失散战友重新集结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战士们的赤诚热血与钢铁意志。该剧首播平均收视率1.998%,收视份额8.102%,累计收视6.5亿人次,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另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浴血荣光》,则以“党的建军路线”为叙事主线,全景式回顾了从1927年南昌起义至1935年遵义会议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步步踏刃而行、探索新路,经浴血奋战走向荣光的伟大征程。全剧平均收视率2.956%,单集最高收视率3.185%,首播轮在电视大屏累计收视10.2亿人次,位列今年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收视率第一。这些电视剧多角度诠释了抗战精神,其中的精神内核与当前时代发展要求高度契合,实现了历史精神与当代实践的同频共振。
如果说电视剧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与鲜活立体的人物,在虚构叙事中实现了艺术真实的生动表达,那么纪录片则通过挖掘档案史料、寻访抗战老兵,以严谨的考据与朴素的镜头,实现了历史真实的忠实记录。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录片中,《山河铭记》无疑是一部佳作。该片主创团队深入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抗战遗址,探访十余支抗战英模部队,以丰富的史料揭示了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决胜密码。该片首播平均收视率1.937%、收视份额12.450%,在全国31个省区市收视份额超10%,在甘肃、江苏、福建、内蒙古、贵州等地更是超20%,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
另一部纪录片《烽火侨心》则讲述了海外华侨通过国际声援、物资运输、医疗援助等方式展开的抗日救亡活动。从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吴玉章在法国巴黎主持出版《救国时报》,到学者樊庆笙首次将青霉素试管带回中国,生动的历史细节诠释了海外游子与祖国、民族之间深深的血脉连接。该片首播平均收视率0.987%,各集稳居同时段全国卫视节目收视率前五,在全国8个省区市收视份额超5%,唤起了观众对华侨抗战贡献的深切敬意。
此外,东方卫视播出的《心安何处》也备受关注。该片把镜头对准侵略战争后受到中国人民照料抚养的日本遗孤,记录了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当下的生活现状。该片全国收视率0.150%,较东方卫视当月纪录片平均水平高52.7%,引发了观众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宽容的深刻思考。这些纪录片为传播和平发展理念搭建了桥梁,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深植于每位中华儿女心中。
今年,一系列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而创作的电视作品延续了文艺宣传主力军的光荣使命,传递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召唤。它们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质量创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鲜活的范本。
(作者:冯景锋,系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