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湖北省水利厅厅长廖志伟正式接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一职,此前原主任刘冬顺已于6月调任水利部副部长。作为水利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肩负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及防汛抗洪等重要职责,其地位与影响力不言而喻。
七大机构:流域管理的核心力量
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七个流域管理机构,它们分别是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松辽水利委员会及太湖流域管理局。这些机构的机关本部遍布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广东广州、安徽蚌埠、天津、吉林长春及上海等地。其中,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为副部级单位,其余五个则为正局级。
这些流域管理机构在中国水利工作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作为跨省区的派出管理机构,将全国水系划分为七大板块,代表水利部进行分区监管。其职责涵盖流域内生活、生产经营及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调度,江河湖泊的治理与保护指导,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监督,以及水政监察和行政执法等工作。
其管辖范围之广,令人瞩目。长江水利委员会不仅负责长江流域的水行政管理,还延伸至西南诸河,包括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及雅鲁藏布江等。黄河水利委员会则进一步将管理触角伸向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境内的黑河、疏勒河等内陆河流。珠江水利委员会的管理范围同样广泛,涵盖韩江流域及粤、桂、琼三省区的其他河流。太湖流域管理局则同时管理钱塘江流域及浙江、福建两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高官摇篮:流域管理机构的政治产能
七个流域管理机构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职能上,更在于其多年来持续输出的众多高官。以水利部为例,现任部长及四名副部长均拥有在流域管理机构长期工作的经历。部长李国英曾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长达20余年,并担任“黄委”主任达10年之久。2001年,时年37岁的他出任“黄委”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部级高官之一。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与李国英经历相似,亦长期在“黄委”工作,且两人都曾任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规划一处。副部长陈敏则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近30年,担任过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水文局党组书记等要职。副部长刘冬顺则先后执掌淮河水利委员会和“长委”的帅印。副部长王宝恩则曾任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在七个流域管理机构中,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政治产能尤为突出。钮茂生、鄂竟平、李国英等三任水利部部长均曾担任“黄委”主任,这是其他机构难以企及的。李国英于2001年接替鄂竟平担任“黄委”主任,2021年又再次接替鄂竟平担任水利部部长。
此外,还有许多主政地方的现职高官也曾任职于流域管理机构。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小江,2011年曾接替李国英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后转岗纪检、民族、统战等领域,今年7月空降新疆。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则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近20年,担任过“长委”副总工程师。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则于2005年至2016年担任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长达11年之久。
现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魏山忠也曾担任“长委”主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董事长汪安南则起家于淮河水利委员会,任职“淮委”超过20年,历任“淮委”副主任、“黄委”主任等职。
防汛抗旱:流域管理机构的使命担当
七个流域管理机构还承担着相关地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事机构的职责。这类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一般由相关流域防汛抗旱任务最重的核心省份省长担任总指挥,流域管理机构负责人担任常务副总指挥。例如,湖北是长江流域防汛任务最重的地区,因此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由湖北省省长担任总指挥,“长委”主任担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流域其他省份各有一位副省长担任总指挥部成员。
类似地,黄河、淮河、珠江、海河、太湖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总指挥分别由河南省省长、安徽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河北省省长、江苏省省长担任。而“黄委”、“淮委”、“珠委”、“海委”、太湖流域管理局的主任、局长则担任常务副总指挥。
松辽水利委员会的情况较为特殊,其辖区内设有辽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松花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等两个机构,分别由辽宁省省长和黑龙江省省长担任总指挥,但常务副总指挥均由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担任。
在国家层面,从2001年到2021年,鄂竟平、刘宁、叶建春三人曾相继担任水利部副部长兼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这与他们当年在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经验密不可分。
从组织架构来看,“长委”“黄委”作为副部级单位,下辖若干正局级、副局级单位。但有的流域管理机构则呈现出“上下一样粗”的特点,即上下两级机构级别相同。例如,海河水利委员会自身是一个正局级单位,而其直属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海河下游管理局、引滦工程管理局、漳河上游管理局等单位也都是正局级,分别负责相关水系、支流的管理。淮河水利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沂沭泗河管理局也同为正局级。不过,尽管级别相同,但这些管理局仍需接受“海委”“淮委”的统筹协调与指挥调度。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马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