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 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网站消息,9月28日,在全球共同纪念第68个国际聋人日的特殊时刻,一部意义非凡的纪录片——《校长的心愿》在全球范围内首播,它以温暖而深刻的方式,连接了中老两国听障教育者的心,共同谱写了一曲跨越国界的希望之歌。
这部由中国多语种制作的纪录片,由解读中国工作室、“探索频道”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联合精心打造,并成功入选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又一典范。
从创意萌芽到最终呈现,影片的制作团队历经近两年的不懈努力,足迹遍布中老两国,行程数万公里。他们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珍贵的瞬间,记录下中老听障教育者之间那份超越语言与国界的深厚情谊,让无声的世界也充满了爱的回响。
影片的核心聚焦于一次意义非凡的会面:老挝听障学校校长苏帕潘·恒莉与中国听障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何静贤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这次会面,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更是两颗为听障儿童福祉而跳动的心的共鸣。
“90后”的苏帕潘校长,自少年时期便与听障人士结缘。这份经历激发了她创办“希望之手”特殊教育学校的决心,为老挝的听障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这所位于万象市郊的学校,如今已成为25名听障儿童的温馨家园。
然而,办学之路并非坦途。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但苏帕潘校长和她的团队从未放弃。她们用爱与坚持,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转机出现在2022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为中老铁路供电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所特殊的学校。被苏帕潘校长的坚守所打动,他们发起了“希望之光”公益行动,为学校带来了书籍、玩具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让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画笔得以展现,一些作品甚至在老挝艺术画廊中展出,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梦想与希望。
但苏帕潘校长的梦想远不止于此。她渴望将中国的先进特殊教育经验带回老挝,让老挝的听障儿童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实现独立与融入社会的梦想。
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苏帕潘校长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在那里,她遇到了“年长版的自己”——广州启聪学校原校长何静贤。尽管两位校长年龄相差五十岁,语言也不相通,但她们对听障孩子的爱让她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的心愿让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中国的一周里,苏帕潘校长被孩子们的笑容所感染,被中国听障保障体系的完善所震撼。她看到,中国的听障儿童在人工耳蜗的帮助下自信地讲话,从早期筛查到康复、上学、就业,每一个阶段都有专业的指导与支持。
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希望,苏帕潘校长踏上了归途。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告别之际,何静贤校长紧紧拥抱了苏帕潘,鼓励道:“我们的心有着共同的使命,任何与听障孩子站在一起的老师都是好老师。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
《校长的心愿》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封写给世界的信。它告诉我们,最坚固的桥梁不是钢铁建造的,而是由信任、爱与共同的梦想铸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