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招,天下英雄又如过江之鲫。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比起00后整顿职场的传闻,00后进不去职场可能更真实。
求职者越发愁,招聘平台反倒过得越滋润。例如BOSS直聘,今年上半年净赚12亿,同比增长高达85.6%。
因此每逢春招、秋招,就是招聘平台大打广告的时候。
而今年的风头,都被一个“油腻老板”抢走了。
在一线城市的地铁,包括换乘处的走廊、站台灯箱长廊、扶梯、地铁车辆内部等,鱼泡直聘的广告无死角覆盖。
公交、电梯里,也随处可见一边嘟嘴一边比出电话手势的创始人。
一天到晚被迫看到好几次中年大叔“嘟嘴卖萌”,打工人心情相当郁闷,网上充斥着“油腻老板”“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被毁了”的吐槽。
人们不会想到:为了这份吐槽,鱼泡直聘花了15亿。
北上广打工人,
集体被辣眼睛
广告轰炸虽恶心但有用,因此一直是招聘平台的传统。
2008年之前,中华英才网和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三分天下,它们的广告投放和销售铁军直接瓦解了传统招聘习惯。
2011年,58同城请来杨幂,一声大喊让全国知道了这个“神奇的网站”。
2018年世界杯,BOSS直聘一战成名。创始人赵鹏表示,2018年世界杯投放花费“半条命”,但“一次就让我们用户涨了一倍”。
到了2022世界杯,其他招聘平台也都投放了广告。
招聘是一门低频生意,用户找到工作/企业招到合适的人后就离开了,因此需要不断拉新获客,必须时不时广而告之。
作为后浪,鱼泡直聘就更需要发挥广告轰炸这个行业不优良传统了。
2022年底,鱼泡直聘完成了由顺为资本领投、钟鼎资本跟投的数亿元B 轮融资,估值40亿元。和顺为有关联的400多个CEO在同一个群里,周峰当时表示“受宠若惊”,“我和雷军、王兴兴在一个群里了,那个群太高端了,我都不好意思打广告”。
但在群里不好意思打广告的鱼泡直聘,转头就在群外把融到的钱变成铺天盖地的广告。
先是创始人打头阵,魔性入侵打工人脑海。周峰说:“大明星我们请不起,小明星没效果。我出来,能省钱,打个差异化,大家至少会好奇,这傻子是谁。”
接着面对汹涌的吐槽,周峰顺坡下驴,甚至还在吐槽最狠的小红书起了个号,坦诚接受批评,欢迎网友P图,努力澄清自己不是油腻老登,并快速更新广告画面。
辣眼睛引关注,再听劝搏好感,周峰和鱼泡直聘把流量玩明白了。
另一方面,鱼泡直聘也不是漫无边际地烧钱打广告。
周峰在社交平台表示,投放中心是公司最花钱的部门。鱼泡直聘此前投放了15亿,今年这波线下投放,每月费用也近亿元,和BOSS直聘等同行争抢打工人。
为此,鱼泡直聘这波投放只覆盖了六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杭州和成都,全是一线或准一线城市。按周峰的话来说就是,集中力量打穿,“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并且不做高空大屏,主攻线下的“必经路径”,比如地铁、公交、电梯、门禁等,让一线城市打工人避无可避,被迫委屈双眼。
你我本无缘,全靠你砸钱。能否得到用户的心,那都是后话。
至少对于现阶段的鱼泡直聘,黑红也是红,被人吐槽好过无人知晓。
手握1亿用户,为啥还不满足?
如果不是鱼泡直聘突然来袭,大概很多人还不知道它的存在。
过去说起鱼泡,不禁想起甄子丹《武侠》里的片段
一直以来,招聘都是个大而分散的市场。不同的行业、人群、岗位甚至地域,都有许多对应的招聘平台。所以说,不知道鱼泡直聘一点也不稀奇。
和许多相对弱势的后浪一样,在发起广告闪电战之前,2017年才上线的鱼泡直聘之所以能杀到人们面前,主要靠的是跟主流反着来,在同行薄弱的区域建立根据地——做“招聘界拼多多”。
拼多多切入电商,在于抓住了巨头没有辐射到的五环外人群需求。鱼泡直聘能做起来,也在于打动了头部玩家过去不重视的蓝领群体。
作为农民工的孩子,周峰敏锐地在貌似“低端”的蓝领市场看到了两个机会。
第一,这个市场很大。中国的蓝领占劳动人口一半,而且有数据显示,蓝领一年中主动求职和跳槽的频率是4-5次,几乎是白领的4倍。
第二,蓝领求职的痛点极其突出。周峰说:“有些信息差能把人困死,很多工人一辈子就跟着一两个包工头,工程结束就回家等,连下一个工地在哪都不知道。”
鱼泡直聘于是根据痛点和需求,对症下药。
比如做小程序,先从亲戚和能接触到的大小包工头入手,靠地推拉起一个个招人和求职的微信群,再通过群做裂变,扩大受众面。
同时确保蓝领群体的使用体验。产品设计主打“电话直聊”,切中了他们对于“快”的刚性需求;AI实时翻译方言、优先推荐近距离岗位;做大页面按钮,因为很多工人常年干活,手指很粗,容易点不中,字体也允许调到最大……
就这样,鱼泡直聘在五环外迅速做大做强。根据艾瑞咨询《2024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研究报告》,鱼泡直聘在综合招聘平台中排名第四,并在蓝领招聘市场占有率第一。
但鱼泡直聘并不满足,也不能满足。
头部玩家此前不重视蓝领市场,不是没有原因的。蓝领的市场规模,远远比不过白领。去年鱼泡直聘的营收堪堪破10亿,还没BOSS直聘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多。
道理很简单,招聘平台主要赚的是企业的钱(BOSS直聘的收入有99%来自于企业付费),同时白领企业的客单价远高于蓝领企业,毕竟后者以包工头、中小劳务公司为主,付费能力有限。
这也是为什么,鱼泡直聘今年“油”遍一线城市,在五环内打工人的面前狂刷存在感。
想从白领企业手里赚钱,首先就得多吸引白领打工人。
“招聘界拼多多”,
需要翻越两座大山
为了打动打工人和白领企业,鱼泡直聘煞费苦心。
它祭出自己的成名杀招——电话直聊,强调“电话5分钟,胜过打字2小时”。此举目的在于提高沟通效率,这也是白领招聘的竞争焦点之一。BOSS直聘当初异军突起,也离不开“直接跟老板谈”的口号,砍掉弯弯绕绕的招聘流程。
此外它还用“免费”开路,现阶段对招聘白领的企业及白领求职者,全部免费。
如此卖力宣传,野心当然很大。周峰在媒体采访中谈到,“鱼泡的目标是守住蓝领赛道第一,然后进入综合类招聘前二”“做到两三百亿市值”。
但不是谁都能有拼多多的命。后来居上的戏码能不能落到它头上,取决于两大考验。
一方面,要做出更有效的差异化。
电话直聊是鱼泡直聘的标签,但在白领招聘领域能起到多大作用,恐怕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蓝领求职关注的信息相对简单,一个电话就能问清楚。白领则不同,从公司前景到团队氛围到晋升机制等等,要沟通的事项更为复杂,更何况应该有相当一部分的白领求职者不喜欢电话聊天。
如果不能做到更有效的差异化,不仅会妨碍攻城略地,更有被偷家的风险。
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也在加码布局蓝领招聘。今年一季报中,BOSS直聘重点提及了三个增量市场:蓝领、低线城市、超小微企业。头部玩家仗着用户多企业多,进可攻退可守,比鱼泡直聘从容多了。
另一方面,要得到用户的关注,更要得到用户的心。
招聘平台既需要海量、多样的岗位,也需要有辨别岗位是否靠谱的能力。
58同城的招聘业务也是主打蓝领招聘,但这些年其用户信任度已经被各种负面信息冲垮。
其他招聘平台同样出现过不少以招聘为名的诈骗或违规。9月23日,BOSS直聘发布通报表示,针对隐晦色情岗位,沟通中对求职者性骚扰,以及脱离平台后,在面试环节引导求职者转向色情岗位的行为,仅6-8月就封禁了2000个账号。
鱼泡直聘在这方面也没能完全幸免。一些网友反馈平台存在虚假岗位和信息审核缺失等问题,质疑其“重营销、轻运营”。
引人围观是一回事,把人留下来又是另一回事,平台越上心越专业才越有机会。
广告轰炸拼财力,获得信任只能拼实力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