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家里家外》成都取景再获殊荣,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

时间:2025-10-13 18:56:00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红星新闻

近日,中宣部文艺局正式公布了“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的评选结果。其中,在成都取景拍摄的方言微短剧《家里家外》成功入选,成为全国仅有的9部入选作品之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家里家外》这部品质之作的再次肯定,更彰显了成都微短剧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内容创作实力的不断提升。


作为国内首部方言微短剧,《家里家外》由微短剧领域的头部厂牌听花岛精心出品制作。该剧在四川立项,全程在成都双流老厂区、太平镇老街等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地点拍摄,生动展现了成都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剧集在红果平台上线后,迅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仅4天时间,播放量便突破了11亿大关。凭借其真实温暖的故事内核,《家里家外》不仅引发了老一辈观众的共鸣,也成功俘获了年轻观众的心,被网友们誉为微短剧中的“细糠”。

据悉,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家里家外2》也已于不久前在成都顺利杀青,预计将于今年11月与观众见面,续写这部方言微短剧的辉煌篇章。


《家里家外2》不久前在成都杀青

《家里家外》的成功并非个例。近年来,成都微短剧领域佳作频出,涵盖了多种题材。如抗战题材的《龙门茶馆》,文旅题材的《关于我的祖宗是诸葛亮这件小事》《哈喽,成都!》,以及科幻题材的《寻找会说话的貘貘》《觉醒》等,这些作品题材多样,表现亮眼,充分展示了成都微短剧创作的多元化和创新能力。


成都微短剧的繁荣景象,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积极的政策环境支持。目前,成都已经形成了多个专业的拍摄制作基地,为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例如,四川影视文创城挂牌“四川省微短剧拍摄基地”,郫都区成都影视城建有系列实景摄影棚,青白江城厢镇则利用原四川省轴承厂旧址打造了“卫星片场”,这些基地为微短剧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资源。

在产业布局方面,2025年初,成都传媒集团和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共同提出了“1+3+N”的微短剧产业蓝图。其中,“1基地”指的是中国西部微短剧产业基地——成都智媒体城;“3园区”则包括中国西部微短剧内容创作园——四川网络文学产业园,中国西部微短剧拍摄制作园——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以及中国西部微短剧机构孵化园——东郊记忆·国际时尚产业园;“N场景”则涵盖了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地标、城市文化街区、现代时尚场景和热门景区景点,为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可能。


目前,位于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的“繁星大片场”已经投入运转。其室内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规划打造了100余个涵盖医院、酒吧、KTV、教室、机舱、办公室等多样化的影视拍摄场景,充分满足了多类型微短剧的创作需求。园区内还有众多室外取景地,致力于实现“一步一景、随手能拍”的效果,为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创意空间。


从一部爆款方言剧的全国性认可,到多元化题材的持续涌现,再到前瞻性的产业基地布局与蓬勃的拍摄场景建设,成都微短剧产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成都正用实际行动向业界发出清晰的信号:欲见微短剧之未来,不妨来成都,亲历其蓬勃发展的现场,感受其孕育无限可能的土壤。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苏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