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今天我没有带讲稿,而是戴了一副广西企业生产、具有实时清晰提词功能的智能眼镜,讲稿就在我的眼镜里。大家看不到,我能看到。”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的这番话,让一款“广西制造”的AI智能眼镜迅速成为舆论焦点。
据中新社报道,9月17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陈刚在致辞中特别提到,这款智能眼镜是广西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最新成果,展现了区域科技创新的实力。
消息发布后,“广西新闻频道”微信公众号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中,“书记同款,一二三,上链接”“问价格,上链接”“科技感十足,想拥有同款”等留言刷屏,足见公众对这款智能设备的浓厚兴趣。
记者从展会现场获悉,这款引发关注的AI智能眼镜展会售价为3999元。据产品负责人介绍,目前处于内测阶段的设备已具备多种实用功能,包括报告讲话的实时提词、多语种语言翻译以及与AI大模型的互动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与另一款超智能便携翻译终端(俗称“翻译卡片”)组成套装,定价同样为3999元,性价比优势突出。
南宁融媒的现场体验报道进一步揭示了这款眼镜的科技魅力。设备不仅延续了传统眼镜的轻便设计,更通过镜片投影、语音交互等技术,将提词器、导航仪、翻译机等功能集于一身。记者现场演示时,发出语音指令“小溪小溪,切换提词器”,镜片右侧立即浮现出半透明的滚动字幕。与手机提词器不同,字幕直接投射在视线范围内,无需低头查看,且支持分屏显示——当前句与下一句分列上下,演讲节奏尽在掌控。这种“隐形化”的设计,让复杂功能通过一句语音或一次触碰自然融入视线,真正实现了科技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本届东博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会期5天。期间将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境产供链合作等议题举办多场经贸促进活动,AI技术成为贯穿全程的核心元素。
作为最大亮点,AI首次全面赋能东博会筹备过程,从展位设计到观众引导,打造了会展业垂直领域的生动应用场景。中国展区中,AI或AI赋能展品占比超过50%,涵盖高精尖技术与东盟市场需求契合的产品。会期还将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推动建立常态化高层对话机制,为区域科技合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