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围猎》张宥浩:演绎毒品阴影下的挣扎人生

时间:2025-10-14 17:30:42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作者: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提及禁毒题材影视作品,观众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紧张刺激的缉毒场面和鲜明的正邪对抗。然而,在新剧《围猎》中,张宥浩饰演的“毒二代”多仔,却以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毒品对人的另一种深刻危害。近日,张宥浩在接受北青报专访时,分享了塑造多仔这一角色的幕后故事,以及这部剧带给他的深刻思考。


多仔:挣扎在毒品阴影下的“悲剧小人物”

在张宥浩看来,多仔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了毒品对人的另一种毁灭性影响。他表示:“饰演这个角色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在拯救生命,更是在守护无数个家庭的幸福。”

初次接触多仔这个角色时,张宥浩的第一感受是想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多仔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底色悲惨且身不由己。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饰演在灰色地带苟活的小人物。”这个角色与张宥浩的个人经历毫无交集,如何准确展现其复杂状态、情感世界以及身上的矛盾,成为了他面临的巨大挑战。“我需要通过表演在细节中一点点呈现这个角色的多面性。”

素颜+旧衣,码头体验底层生活

为了精准塑造多仔这个“底层打工人”的形象,张宥浩在造型、肢体动作和生活细节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造型上,多仔的衣服多是洗得发白的宽大无袖T恤、短裤搭配人字拖,“怎么方便怎么来,衣服还特意做了做旧处理,就是为了呈现出那种粗粝感”。除特殊妆效外,他全程保持素颜,“一切都尽量保证真实状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性”。



不仅如此,张宥浩还特意前往码头、鱼市体验生活,跟着工人们一起抬鱼筐、卸船,细致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多仔是在码头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只有真正融入那个环境,才能演出他身上的那种生活气息。”他说道,“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背景和性格。”

禁毒:与科技、智慧、人性的较量

《围猎》聚焦新型毒品犯罪的特点,如网络交易、伪装成“邮票”等日常物品的毒品。这些源自真实案件的设定,彻底颠覆了张宥浩对禁毒工作的认知。“没想到现在的毒品犯罪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隐蔽化。”他感慨道,“如今的禁毒工作早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稽查与追捕,更是一场需要与科技、智慧、人性斡旋的复杂战斗。”同时,他也呼吁大家提高防范意识,“因为毒品犯罪形式在不断更新,每个人的防范意识都需要随之提升。禁毒工作需要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两难”中拉扯,渴望光明却困于现实

多仔身负“毒二代”的身份,又要承担养家的压力,内心充满了复杂与挣扎。在张宥浩看来,这种挣扎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原生家庭和身份的困境,他要面对外界的偏见和对抗宿命的压力;其次是道德与生存的抉择,他深知毒品的危害却为了养父在灰色地带挣扎;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渴望过上正常的生活,这种渴望与现实困境形成了强烈的拉扯。”一边是养育之恩,一边是做人底线,“多仔的每个选择都充满了痛苦,他的命运就像一条无法回头的单行道”。

《围猎》追求角色的“活人感”,避免脸谱化。而多仔最鲜活的地方,正是他身上的矛盾性。“他在一个充斥毒品的环境中长大,却最痛恨毒品,一心想逃离这个环境,过上普通有尊严的日子。可现实又让他不得不与这个环境周旋。”张宥浩透露,“大结局的剧情最能体现多仔该有的样子,相信大家看到时,一定能清楚了解他的底色和内心世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