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平遥国际影展上,一部名为《世界的主人》的韩国电影以豆瓣开分9.0的惊人成绩成为焦点,此前已被多位知名影评人列为年度必看爆款。
这部由尹佳恩执导的女性题材作品将于10月22日在韩国正式上映。笔者在平遥影展首度观影时,对影片内容和导演背景均一无所知,但当得知这是部韩国女性电影后,便毫不犹豫将其列入必看清单。
《世界的主人》荣获卧虎·最受欢迎影片奖
在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当下,韩国女性文学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女性电影仍属小众领域。相较于李沧东、朴赞郁等国际知名男性导演,韩国女性导演的全球影响力仍显不足。回溯历史,韩国首位女导演朴南玉早在1955年便推出处女作,却未在电影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观众较熟悉的韩国女性电影多集中于近五年,如2018年金宝拉的《蜂鸟》、2019年金度英的《82年生的金智英》以及2022年郑朱莉的《下一个素熙》等作品。这些影片既关注婚姻生育等私人议题,也涉及职场公平与社会正义,虽数量不及中国女性电影,但现实感更为强烈。
初看《世界的主人》,这似乎是一部标准的少女青春片。随着剧情推进,17岁女主人公李珠仁的形象逐渐清晰:她与母亲、弟弟同住,热爱跆拳道,与男同学秘密交往,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活动。唯一困扰她的,是向外地父亲发送信息却鲜少得到回应。然而当故事深入,珠仁的另一面被揭开——她曾遭父亲兄弟性侵,是个被伤害的“受害者”。
《世界的主人》剧照
珠仁的快乐是伪装的吗?导演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而是以温柔笔触处理这一命题。当学校发起反对性侵害签名活动时,唯有珠仁拒绝签署。她的理由直指请愿书核心观点:“一旦遭遇性侵,人生便被摧毁”。她倔强地认为,自己的人生并未因此崩塌,仍在努力生活。
在向同学袒露往事后,珠仁终于忍不住质问母亲:“为何你没能保护我?”洗车房的巨大水流声淹没了她的哭喊,母亲却温柔回应:“好点了吗?要不要再来一次?”这场崩溃显然不是首次,母亲在无数次自责中煎熬,却始终给予女儿充分的理解与爱,成为她重建自我的底气。至此我们才明白,父亲逃避与女儿见面的原因并非“重男轻女”,而是无法面对受伤的女儿。这个历经风暴的家庭,其道德困境几乎无解,但母亲选择勇敢承担,父亲则选择逃避——尹佳恩的观察如此尖锐。
韩国电影向来以敏锐的社会问题意识著称,《素媛》《熔炉》等未成年人性暴力题材作品不仅引发社会反响,更推动相关立法。《世界的主人》虽延续这一创作脉络,却更具个人化色彩与多维视角。如果说传统议题电影刺激观众直面社会问题,那么这部作品则令人陷入沉思,真正关注个体的具体处境。
解决系统性问题固然重要,但受伤个体如何重建生活,却是旁观者鲜少思考的命题。
韩国导演尹佳恩(中新社记者韦亮 摄)
影展现场,有观众问及尹佳恩如何看待越来越多女性选择公开自身伤害。她回应道,许多受害者因担忧他人目光而沉默,但当有人勇敢发声后,或许会发现现实并非想象中那般糟糕——人们会开始正视性暴力问题。
更可贵的是,电影拒绝将苦难奇观化。尹佳恩以平等视角凝视珠仁,而非将其符号化为“受害者”。这并非宽恕施暴者,而是坚信人类的善意与勇气能战胜黑暗,“受害者”不应成为悲剧宿命,否则便是对邪恶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