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人大教授毛振华称退休金过高引热议,真相究竟如何?

时间:2025-09-22 20:40:05 来源:丁丁鲤史纪 作者:丁丁鲤史纪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振华在9月21日的一场论坛上的发言,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他提出:“我们的退休金跟在岗(职工)工资相比的话,是不是太高了一点,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毛教授还指出,大家虽然希望退休金越高越好,但资金来源终究依赖于当前在职职工所创造的财富,这可能意味着“干活的人(的工资)就要低很多”。



然而,仔细审视毛教授的这番言论,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够严谨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以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退休金与养老金:概念需厘清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在我国,退休后领取的并非“退休金”,而是“养老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养老金是职工在退休后依据其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所享受的一种社会保障待遇。毛教授在发言中虽然针对的是退休人员,但他所使用的“退休金”一词,实际上应指的是“养老金”。

因此,我们希望专家在发表言论时,能够先对相关概念有准确的理解,避免因用词不当而引发误解。



二、养老金水平:真的过高吗?

毛教授认为养老金过高,但这一观点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以企业退休人员为例,许多下岗职工的养老金水平并不高。例如,一位70多岁的企业退休人员,其月养老金仅为2800元。这样的水平,很难说“过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退休的干部、公务员等群体的养老金水平可能相对较高。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都过高。特别是那些退休已经几十年的教师等群体,他们的养老金水平其实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偏低的。因此,毛教授在发表此类言论时,应更加全面地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



三、养老金来源:是年轻人的贡献吗?

毛教授在发言中还提到:“钱还是要从目前的职工创造的财富上来。”这句话可能给人一种印象,即养老金是年轻人在给老年人发,是年轻人在养着老年人。然而,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实际上,老人们的养老金并非凭空而来,更不是后生们给的。它是老人们长期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人们拿着低工资,过着清贫的日子,却始终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社会的发展,付出了青春和汗水。

他们的劳动积累,不仅仅是金钱上的积累,更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将养老金简单地视为年轻人在养老年人,是对老人们辛勤付出的不尊重。



综上所述,毛振华教授关于退休金过高的言论,虽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其中存在一些不够严谨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我们希望专家在发表言论时,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准确理解相关概念,避免因用词不当或理解片面而引发误解。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理性看待养老金问题,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