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方紧急撤回100%关税威胁,中方反制措施准时落地

时间:2025-10-14 22:23:04 来源:史行途 作者:史行途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针对中国稀土产品实施新规,计划自11月1日起加征100%关税。这一消息引发全球市场高度关注,然而距离政策生效仅剩半月之际,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贸易博弈却悄然出现戏剧性转折。

美方临阵退缩:财长放话“关税不一定发生”

就在特朗普强硬表态后不久,美国政府内部迅速出现分歧。副总统万斯公开呼吁中方“选择理性道路”,贸易代表格里尔试图与中方沟通却遭推迟通话请求。10月13日,美方财长贝森特终于打破沉默,公开表示此前宣称的“100%关税”并非最终决定,且明确“11月1日前不会生效”。这一表态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缓解了全球市场的紧张情绪。



中方“铡刀”准时落下:反制措施精准实施

与美方反复无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反制措施如约而至。10月14日凌晨,中国商务部正式对美方相关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范围涵盖美方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运营及持股超25%的船舶,以及挂美国旗、美国建造的船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建造但仅由美方运营的船舶获得豁免,这一细节凸显中方策略的精准性。



美方退缩背后:现实压力与战略考量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此次临时变卦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此前加征关税已导致美国本土企业成本飙升,零售商怨声载道,大豆等农产品滞销严重。若实施100%关税,供应链混乱将进一步加剧,美方难以承受经济代价。其二,美方担忧彻底激怒中方,导致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更大规模贸易摩擦。



中方立场坚定:反制合法性获国际认可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13日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美方一直未深刻反省自身问题,以高关税威胁损害中方利益,绝非正确打交道方式。商务部则强调,中方反制措施是对等回应,旨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豁免规则的设置,既减少美企抵触情绪,又为两国造船领域合作保留空间,避免“一刀切”对抗。



贸易博弈新逻辑:美方“反复牌”失效,中方“战略定力”凸显

此次事件暴露出中美贸易博弈的深层差异。美方仍将关税视为“短期施压工具”,试图通过“口头威胁”获取谈判筹码,但决策反复无常已难奏效。中方则将反制视为“维护底线手段”,一旦明确规则便不会因对方临时表态而改变方向。这种差异源于双方对贸易关系的定位不同:美方追求单方面利益最大化,中方则坚持相互尊重、对等合作。



未来展望:可持续合作模式成关键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贸易博弈转折并非某一方的胜利,而是两种相处逻辑的碰撞。美方“反复牌”已难奏效,中方“战略定力”更显珍贵。未来中美关系走向,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建立“不搞威胁、对等尊重”的可持续合作模式。中方用实际行动证明,愿合作但绝不妥协底线,这才是大国博弈中最该有的底气。



权威信源:

光明网 2025-10-14《交通运输部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

观察者网 2025-10-13《贝森特称对华关税不一定要发生,分析人士:中国面对美国有牌打且敢打牌》

新民晚报 2025-10-13《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外交部: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