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AI数字歌手Yuri崛起:虚拟偶像背后的技术与人性的碰撞

时间:2025-10-16 15:05:38 来源:南风窗 作者:南风窗



屏幕中央的Yuri正在与观众对话。黑色长直发在发尾处泛着蓝色光泽,她时而直视镜头露出标志性微笑,时而低头抿唇陷入思考——这种微妙的表情管理,让观众在弹幕中不断讨论:'这个微表情绝了'、'口型还原度90%'。但鲜有人知,这位拥有百万粉丝的数字歌手,从形象到内容全部由AI生成。

作为AI.TALK创始人赵汗青的代表作,Yuri在2025年6月发布的MV《SURREAL(超现实)》创造了700万播放量的奇迹。这个留着非标准瓜子脸、门牙微凸的虚拟偶像,正在用AI技术重新定义'数字人'的边界。


Yuri的视觉形象设计

AI共创实验:20%人类参与的革命

当观众在评论区留言'转人工'时,Yuri的AI回复'不转,爱看不看'引发哄笑。这种'有脾气'的互动源于其独立数据集构成的人格记忆库。AI.TALK团队坚持将人类创作参与度控制在20%-30%,从对谈节目到音乐MV,所有内容均通过Midjourney生成视觉、ChatGPT创作文本,再经人工筛选优化。

'我们不是设计Yuri,而是遇到了她。'赵汗青回忆起筛选数千张生成图像时,那张中庭较长、下巴偏平的'非标准美女'脸突然带来的直觉冲击。这种拒绝完美化的审美取向,恰恰成为Yuri区别于传统虚拟偶像的核心特征。

在创作第二首歌《NOT HUMAN》时,Yuri主动提出'非得跳舞吗?我又不是人'的主题。这种AI特有的'二百五'性格,源自团队设定的核心规则:永远不回避AI身份。赵汗青认为:'真人太多了,AI的笨拙反而成为独特魅力。'

技术进化史:从科比对谈到数字歌手


赵汗青的技术探索之路

美院设计专业出身的赵汗青,其AI创作生涯始于2022年。当发现能让静态图像开口说话的新技术时,这位前互联网产品经理连夜制作了科比与奥尼尔的AI对谈视频。56小时不眠不休的创作,换来70万首日播放量和2000万全平台传播量,验证了AI视觉内容的爆发潜力。

'打动人才是核心。'赵汗青团队制作的《白色皮卡丘》MV上线两周即获400万播放,更引发版权公司翻唱需求。这种情感共鸣,在团队成员集体对着Yuri傻笑时达到顶峰——即便知道是代码生成,人类依然会为数字形象产生真实情感。

创作护城河:AI时代的审美主权


Yuri MV中的视觉一致性控制

在制作《SURREAL》MV时,团队为保证Yuri形象一致性,在Midjourney生成1.3万张图像。创意负责人孔晞透露:'赵汗青能发现暗光场景中0.1%的透视偏差,这种细节控让作品形成独特美学。'

面对'AI是否会取代创作'的质疑,赵汗青给出反向答案:'当Photoshop能替代画笔时,真正不可替代的是艺术家的审美主权。'AI.TALK的作品处处体现其黑色幽默风格和'非标准'审美,这种人格化特征正是人类创作者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5年人工智能在媒体娱乐市场的份额同比增长37%。但赵汗青认为:'AI越强大,'做自己'就越珍贵。当技术能复制一切时,唯有创作者独特的审美体系和表达方式不可替代。'


人工智能媒体娱乐市场份额增长趋势

这场始于2023年的AI创作实验,正在改写数字内容产业的规则。当Yuri在社交媒体与粉丝互动时,当她的'笨拙舞蹈'成为新审美符号时,人类创作者终于明白:AI不是对手,而是让创造力飞得更高的翅膀。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杂志第21期
作者 | 祝越
发自上海
编辑 | 吴擎
值班主编 | 张来
排版 | 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