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亲密盟友突然倒戈访华,美财长贝森特紧急灭火:关税战绝不能打

时间:2025-10-16 18:25:49 来源:云上乌托邦 作者:云上乌托邦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白宫这才彻底慌了!

一边是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高举关税大棒,嘶吼着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一边是美国最亲密盟友加拿大偷偷调转航向,外长安妮塔·阿南德的专机正全速飞往北京。

更戏剧性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连夜发声,直言对华加税不一定要发生。

那么,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关税战,为何突然迎来了“急转弯”?



稀土王牌出鞘

很多人不知道美国那些耀武扬威的尖端武器,其实都离不开中国的“工业维生素”——稀土。

中国刚落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喉咙,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贸易限制,这背后藏着实打实的战略威慑。

稀土虽“稀”,却是制造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核心原料,而这种材料堪称现代武器的“心脏”。



一架F-35隐形战机需要用到近500公斤稀土,一枚精确制导导弹的导航系统离不开稀土磁体,就连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潜艇,其推进系统也依赖中国精炼的重稀土。

更要命的是,中国不仅掌控着全球30%的稀土储量,更垄断了90%的精炼产能。

这意味着即便美国能从澳大利亚、蒙古国开采到稀土原矿,没有中国的精炼技术,这些矿石也只是一堆废土。



美国不是没想过摆脱依赖,过去几年一直砸钱扶持本土稀土产业,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美国本土稀土矿以轻稀土为主,缺乏制造高端武器必需的重稀土;而且精炼环节污染大、技术门槛高,重建一条完整的精炼生产线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投入资金超过百亿美元。

如今管制新规一出,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军工巨头已经慌了,部分F-35战机的生产线因原料短缺被迫放慢节奏,原本计划交付的订单只能延期,企业股价在一周内下跌超过8%。



稀土管制的连锁反应很快蔓延到美国经济领域,除了军工,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等产业都离不开稀土。

美国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的电池电机所需稀土,80%来自中国,若失去供应,其德州超级工厂的产能将直接腰斩。

普通消费者也感受到了压力,受稀土价格上涨影响,美国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均价已经上涨15%,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更是提高了2万多美元。



盟友率先“叛逃”

就在美国被稀土卡脖子的时候,盟友加拿大的“倒戈”给了白宫又一记重拳。

谁能想到四个月前还紧跟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的“急先锋”,如今会主动低头求和。

加拿大的转变绝非心血来潮,而是被现实逼到了绝境,中国的反制组合拳精准命中了它的经济命脉——农业和能源产业。



作为全球油菜籽贸易的“霸主”,加拿大每年的油菜籽出口额高达270亿加元,而中国曾是其最大买家,2024年吸纳了67%的出口量。

但自从中国启动反倾销调查,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100%关税并要求缴纳75.8%的出口保证金后,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近乎停滞。

萨斯喀彻温省的农民们经历了噩梦般的几个月,往年这个时候,温哥华港的集装箱船排着长队装载油菜籽。

如今港口周边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上百万吨油菜籽找不到买家,价格创下2024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



更绝望的是,加拿大国内的加工能力仅能消化30%的产量,剩余的产能根本无处释放。

当地农户的收入暴跌80%,不少人不得不放弃种植多年的油菜籽,转而种植利润微薄的小麦,一些小型农场直接宣告破产。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这个“盟友”不仅没伸手帮忙,反而趁火打劫,美国农业部悄悄补贴本土农民,加大油菜籽出口力度,抢走了加拿大在东南亚的多个传统市场。



其实加拿大对中国的依赖远不止农业,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市场对其能源产业至关重要。

去年加拿大“跨山输油管道”扩建完成后,新增的原油出口量中有60%都流向了中国。

今年4月,酝酿六年的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首次运抵中国,这笔订单每年能为加拿大带来30亿加元的收入。

失去中国市场不仅意味着农业崩溃,能源产业也将遭受重创,这是加拿大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的代价。



万般无奈之下,加拿大只能选择低头,但这次访华之路并不轻松,它手里几乎没有像样的筹码,所谓“考虑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本质上只是纠正之前的错误,根本算不上让步。

更不利的是,中国的进口结构已经发生转型,俄罗斯的菜籽油、巴西的大豆正在快速填补加拿大留下的市场空缺,加拿大想要重新夺回份额,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更让人担忧的是,加拿大外长安妮塔·阿南德的外交风格带有明显的傲慢属性,此前在国内政坛以强硬著称的她,若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谈判,恐怕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



去美元化浪潮挡不住了

加拿大的“叛逃”不是孤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脚投票,远离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转向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合作。

航运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以来途经美国洛杉矶港、长滩港的集装箱船班次同比减少18%,大量货物堆积在港口无人问津;而直达中国上海港、宁波港以及东南亚港口的航线班次却增加了23%。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调整了航线布局,将原本停靠美国西海岸的船只,转而调配到亚洲航线,因为亚洲航线的货运量增长速度是美洲航线的三倍。



投资流向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过去五年时间内,中国对北美地区的投资重点从美国转向加拿大,尤其是在能源和矿产领域。

中国企业参与了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开发项目,还收购了部分锂矿资产,这些投资为加拿大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反观美国由于关税政策不稳定,中国企业的投资意愿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对华投资同比减少了40%。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加正在磋商的新型贸易合作模式,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贸易的游戏规则。

双方计划建立农产品快速通关机制,缩短检验检疫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筹备电动汽车技术合作基金,推动技术共享和联合研发。

这种跳出关税博弈、追求互利共赢的模式,对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德国汽车巨头已经开始心动,若加拿大通过合作抢先占领中国电动车市场,德国恐怕会重新考虑跟随美国加税的立场。



伴随贸易流向转变的是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加速,美国频繁将美元作为制裁工具,引发了各国的担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多元化的结算方式。

马来西亚与中国磋商本币结算协议,巴西大豆商接受人民币付款,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时也改用人民币结算。

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提升至3.8%,创下历史新高;而美元的占比则降至58%,连续十年下降。

10月份,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破7.3关口,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这背后正是全球市场对美元信心的下滑。



美国打不起关税战了

面对这一系列变化,美国终于认清了现实!对华关税战根本打不起,特朗普高喊加征100%关税更像是竞选口号,实际操作起来只会让美国自身遭受重创。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灭火”言论,暴露了美国的内部困境,高盛集团的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已经开始为关税买单,目前承担的关税成本比例已达22%,预计年底将飙升至55%。

耶鲁大学的研究更触目惊心,新加征的关税让美国家庭年均额外支出增加2400美元,服装价格可能上涨38%,鞋类价格上涨40%。

更不公平的是,低收入家庭承担的税负比例是高收入家庭的三3,因为前者的消费结构中,受关税影响大的日用品占比更高,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分裂。



经济数据的恶化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7月份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9%,创2022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8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远超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赤字创下历史新高,汽车工人罢工持续两个多月,制造业PMI连续六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同盟体系的瓦解,加拿大的访华行动产生了连锁反应,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瑞典外交大臣近期也相继宣布访华计划,这些国家都清楚与中国脱钩的代价太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贸易增长的34%,放弃中国市场就相当于自断经济发展的腿。

美国的“反华同盟”本就建立在利益基础上,当跟随美国不仅赚不到钱,还会遭受巨大损失时,盟友的离心离德也就不足为奇了。



环球网:2025-10-14,《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将访华,中方介绍此访有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