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电影《阳光俱乐部》全国路演首站活动在清华大学盛大举行。导演魏书钧,主演黄晓明、祖峰、贾樟柯,以及总制片人王才涛齐聚校园,与师生们展开了一场深度交流,共同分享了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与角色感悟。

主创团队深度对话,角色感悟引人深思
在首映现场,主创团队与清华学子们进行了一场关于电影的深度对话。黄晓明作为电影的第一出品人,对这部作品倾注了诸多心血。他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动走进智力障碍群体的生活,与他们建立友谊。通过了解,他发现许多智障患者的智力停留在孩童阶段,像孩子一样喜爱甜品,甚至因此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为了更真实地还原角色“吴优”的状态,黄晓明特意增重,将这一角色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黄晓明凭借“吴优”这一角色,荣获了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并获得了第38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在活动现场,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吴优”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他引用加缪的名言:“应当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认为“吴优”这一角色承载着现代隐喻,代表着一种关于生命的钝感力。就像西西弗斯一样,只要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意义,那么他的行为就确实有意义。黄晓明说:“快乐与否,其实是我们主观决定的,不受任何外部规定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视一切发生的事情为快乐,那么我们就是快乐的。”
当话题转向祖峰所饰演的哥哥“吴迪”时,主持人询问他为何会有从“找神医”到“找神鸡”的转变。祖峰认为,影片中的哥哥“吴迪”更贴近普通人,他面对现实的困境无力抗衡,只能寻找新的心灵寄托。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贾樟柯在本片中一改往日客串形象,饰演了十分关键的蔡博士一角。这可能是他出演时间最长的角色,足以体现他对本片剧本和导演的认可与重视。对于这个角色,贾樟柯非常珍惜,同时也笑称这是自己第一次演“高学历”的角色。
黄晓明现场回应“丝瓜汤”梗,传递积极生活态度
制片人王才涛分享了电影中“母亲”这一角色的独特构思。他强调,这位母亲在剧本中是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女性,身上有着天真的特质。王才涛表示:“我希望她是一个像明珠一样,透明且闪耀的角色。”

片中吴优一家的氛围打动了不少观众,这是一种非典型的“东亚家庭”。对此,主持人和黄晓明提到了最近网络热议的“丝瓜汤”梗。黄晓明解释道,“丝瓜汤”虽然也是一种爱的表达,但这种爱有时会让人感到窒息。不过,他认为这是时代环境造就的。
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是,要像妈妈一样勇敢追求爱情和自己想要的生活,阳光地对待每一天和每一个人。现场有观众将这部电影比喻为“中国版《阿甘正传》”,认为它用轻盈浪漫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用乐观积极的精神胜利法抵抗生活困局的故事。
主创呼吁“Don't Worry, be Happy!”,传递正能量
现场有同学聊到自己的备考经历,询问黄晓明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黄晓明大方分享了自己的“闹太套”梗,表示面对非议,他也曾一度焦虑,但最后还是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他认为,能解决焦虑和压力的只有自己,只要自己向往善良、向往爱、向往阳光,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现场也有同学从吴优身上汲取了幸福的力量,认为他之所以能和西西弗斯一样,全然地接受命运的“石头”,是因为他将照顾母亲视为自己存在的目的,把执行“阳光疗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当作一次充满希望的推动。

贾樟柯则套用片中蔡博士的名言鼓励观众:“不要让昨天的阴霾,笼罩今天的阳光,明天怎么样,没人能决定,impossible is nothing,today is your day!”——几乎重现了片中的名场面,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主创团队也由此呼吁同学们保持阳光的心态,从简单纯粹的视角看待世界,像蔡博士和吴优一样“Don't Worry, be Happy!”

《阳光俱乐部》讲述了认知水平停留在孩童时期的吴优(黄晓明 饰)在蔡博士(贾樟柯 饰)阳光俱乐部的感召下,感受着乐观和爱的力量。然而,妈妈(陆小芬 饰)却身患重症,哥哥吴迪(祖峰 饰)作为医生想尽办法为母亲治病,但吴优却决定用阳光俱乐部里学到的方法,用阳光和爱抵抗这场突如其来的生活重击……电影将于10月25日正式上映,现已开启预售!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