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财长贝森特终于坐不住了。这位政客在10月13日福克斯财经频道采访中抛出惊人言论:若中方不撤销稀土新规,美国将考虑驱逐境内数十万中国留学生。这场以留学生为筹码的威胁,暴露了美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焦虑。
贝森特在镜头前毫不掩饰地宣称:"我们有的是简单粗暴的反制措施。"其威胁范围不仅涵盖留学生群体,更涉及软件、矿产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这种将教育交流政治化的做法,与五个月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签证"的表态形成呼应,凸显华盛顿对华政策的混乱与短视。
数据显示,2024年在美中国留学生规模达27.7万人,虽较2019年高峰期减少9.3万,但仍为美国高校贡献着巨额学费收入。这些被贝森特视为"谈判筹码"的学子,实则是支撑美国高等教育产业的重要力量。更讽刺的是,就在贝森特放狠话前一个月,特朗普还曾公开表示:"不接收中国学生是对一个国家的侮辱。"
这种前后矛盾的政策转向,折射出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困境。当中国祭出稀土管制这记重拳时,华盛顿的应对手段显得愈发荒诞——从暂停采购农产品到加征港务费,再到如今拿留学生开刀,暴露出美国在产业链竞争中的无力感。
观察人士指出,中国近期实施的反制组合拳已产生显著效果。贝森特试图拉拢欧盟、印度组建"民主阵营"的企图收效甚微,这些所谓盟友在现实利益面前保持谨慎。更关键的是,美国虽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但精炼技术仍高度依赖中国。即便驱逐所有中国留学生,也解决不了稀土分离提纯的技术瓶颈。
贝森特在采访中被迫承认:"100%的关税惩罚其实不一定要发生",并表示"对局势能够和缓持乐观态度"。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转变,与中国外交部"中方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的坚定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当美国挥舞制裁大棒却屡屡碰壁时,其霸权地位的脆弱性已暴露无遗。
这场稀土博弈正在重塑大国竞争规则。中国通过精准反制证明,在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关系可转化为战略优势。数据显示,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这种产业链优势使美国任何威胁都显得苍白无力。正如专家所言,靠驱逐留学生应对稀土危机,不过是场拙劣的政治表演。
从特朗普到贝森特的政策摇摆,揭示出美国战略精英的认知错位。当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建立不可替代的优势时,传统的制裁威胁已失去效力。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将是那些能在复杂依存关系中准确识别自身优势的国家。
在中美稀土之战初露端倪之际,一个清晰信号已然显现:新的国际秩序中,产业链控制权决定话语权。而美国若继续沉迷于制裁游戏,最终掀翻的只会是自己的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