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递
2025年10月17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并就税收增长、地方债务管理、减灾救灾资金保障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财政部办公厅副主任靳俐主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司长濮剑鹏、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李大伟、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关税司副司长吴京芳出席。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5%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13.27万亿元,增长0.7%;非税收入3.12万亿元,下降0.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收入7.08万亿元,下降1.2%;地方本级收入9.30万亿元,增长1.8%。
主要税种表现:
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中央本级支出3.10万亿元,增长7.3%;地方支出17.71万亿元,增长2.4%。
重点支出领域:
3.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收窄,支出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万亿元,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3万亿元,下降4.2%。支出方面,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主要是债券资金带动效应显著。
唐龙生副主任总结前三季度财政运行呈现五大特点:
1. 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增长0.6%,三季度增长2.5%,反映经济稳中有升态势。
2. 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主体税种表现亮眼,国内增值税增长3.6%,企业所得税增长0.8%,反映市场活力提升。
3. 非税收入增幅回落
全国非税收入下降0.4%,其中罚没收入下降7%,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
4. 地方收入保持平稳
31个省份中,27个地区收入正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
5. 财政支出靠前发力
民生、科技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幅为近三年同期最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
1. 2026年地方政府债务额度提前下达
李大伟巡视员表示,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重点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并用于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2.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
吴京芳副司长介绍,10月17日发布的政策调整主要包括:扩大适用人群至离境旅客,新增宠物用品、乐器等商品,增加科技智能商品,允许国货入店免税销售,便利岛内居民购物。
3. 减灾救灾资金保障
濮剑鹏司长表示,财政部已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今年安排中央救灾资金近350亿元,已拨付105亿元,并实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政策,向超2000万户次农户赔付超900亿元。
4. 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安排
李大伟巡视员透露,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较去年增加1000亿元,并拓展支持范围至经济大省项目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