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日本民宿成中国游客灰色服务温床?深度剖析背后经济链

时间:2025-10-18 03:31:15 来源:东京在线 作者:东京在线

9月中旬,一则看似不起眼的逮捕新闻,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日本旅游业表层光鲜背后的层层涟漪。大阪府警近期逮捕了一名派遣型风俗店的中国籍店长及其同伙,他们被指控组织日本女性向来日中国游客提供卖淫服务。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该店主要客户群体为中国人,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口碑宣传,声称可提供“本番服务”(即性行为),并安排女性前往酒店、私人住宅,甚至更多时候选择民宿作为服务场所。


民宿,这一原本由日本政府为刺激旅游业、盘活闲置住宅而放宽管理的住宿模式,如今却在部分地区悄然演变成了“灰色地带”的温床。相较于传统酒店,民宿以其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隐私度,以及在线支付和无接触入住的便利性,成为了部分来日游客追求“特别体验”的隐蔽场所。

“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民宿的价格一晚通常在1万到1万5000日元左右(约合470元-700元人民币),”社会部记者仓田达也透露,“不少中国游客选择入住民宿后,会通过社交媒体或中国语小程序联系‘出张型服务’,即上门的风俗服务人员。”

这些交易表面上发生在私密空间中,与旅游消费的光鲜表象并无直接交集。然而,深入观察后不难发现,一个封闭循环的“中式经济圈”正在日本部分城市悄然形成。

“钱,没有留在日本”——中国人经营的民宿与经济外流

近年来,随着访日中国游客数量的回升,日本各地的“华人民宿”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行政书士DNR事务所代表佐佐木淳一指出:“特别是在大阪,受2025年世博会的带动,不少中国投资者买下整栋的新建公寓楼,以日租形式运营民宿。”

而这些民宿的客源、支付和宣传几乎都在中国语圈内完成,从订房平台到支付方式,全程通过中国系旅行社、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渠道操作。

“看似活跃的‘民宿经济’,其实并没有把利润留在日本。”佐佐木分析道,“住宿收入通过中国支付平台回流海外,清扫人员可能也是雇佣的同胞,甚至房屋管理也委托给中国人团队。这样一来,日本地方的商店、餐饮和交通几乎得不到任何溢出效益。”


“派遣地点多是民宿”——灰色生意的交织

更复杂的是,这些中国人经营的民宿与“华人专用风俗服务”之间出现了隐秘的交叉。部分民宿经营者甚至将自家房源暗中提供给“派遣型风俗业者”使用。

“有的中国富裕层购买房产后,以短租形式转租给同胞,但并未办理任何旅馆营业许可。这类违法民宿因其安全隐蔽的特性,容易被看作进行非法交易的场所。”仓田指出。而这些房源往往成为出张风俗服务的“固定点”。对于从业者来说,这类房源提供了“方便且不会被举报”的环境。

“他们给小费很大方”——年轻日本女性眼中的另一面

一名在中国人专用派遣店工作的日本女大学生A(化名)向记者坦言,她几乎每天都接待多名中国客人,“最近确实有越来越多的派遣地点是民宿”。

“我有时也担心房东会不会发现,因为很多时候客人也不太注意卫生——地上丢着避孕套,床单凌乱,这种情况很常见。”她无奈地说。

不过,对A来说,中国客人也有“值得接单”的理由。

“他们给小费很大方,大部分给消费1万日元以上,最高一次给过我6万日元。相对来说,他们不太讲究聊天或情趣,过程短、要求少,完事后就会说‘可以回去了’,挺轻松的。”她笑着说,“如果可以,我还想继续接中国客人。”


访日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无疑强大,但当这些消费被封闭在特定语言、特定平台与灰色产业链中时,日本地方社会却难以从中获益。民宿、风俗、跨境支付构成了一个隐秘却高效的循环——钱流回海外,风险却留在日本当地。

政府对民宿的监管虽在逐步加强,但面对跨国投资与数字支付的结合,监管手段依然显得滞后。与此同时,旅游热潮带来的阴影——噪音、治安、性服务纠纷——正悄然蚕食日本地方社区的信任感。

或许,在“观光立国”的口号背后,日本也需要重新审视:当旅游经济的“繁荣”只停留在账面上,而社会成本却在暗处累积,这样的模式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近期展会

1、

2、

3、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