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480米!上海浦西新地标北外滩中心第9次爬升,刷新天际线

时间:2025-10-18 08:21:10 来源:GA环球建筑 作者:GA环球建筑



近日,上海城市建设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北外滩中心(北外滩91街坊项目)的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顺利完成第9次爬升作业。这座规划高度达480米的超高层建筑正以惊人速度向上生长,建成后将超越徐家汇中心(370米),成为浦西地区新的天际线制高点。


摄影:陈豪杰


摄影:陈豪杰

作为上海北外滩核心区重点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包含地上99层与地下4层。未来将集成商业综合体、5A级办公空间、超五星级酒店及云端观光平台等多重功能。项目由上实集团、上海城投、上海建工集团联合投资开发,上海建工总承包施工,国际知名设计机构KPF建筑设计事务所与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结构设计顾问为Thornton Tomasetti(宋腾添玛沙帝)。





建筑造型灵感源自黄浦江的动态水流,三片风帆状塔冠巧妙融入上海市花白玉兰元素,整体形态寓意"植根上海,扬帆起航"。这种自然向上的设计语言,既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蓬勃生机,也体现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据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项目团队在施工中创新应用了核心筒与巨柱一体化智能建造装备。该系统通过PLC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内外结构的同步施工,有效减少了变形差异,控制了伸臂桁架的有害内力。这种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更将施工效率提升了30%以上。


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示意图


巨柱侧顶式整体钢平台模架系统构成

针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与巨柱的结构特点,项目团队研发了专用模架体系。核心筒采用上提式钢平台,巨柱结构使用侧顶式钢平台,两者通过大跨度廊桥实现协同爬升。所有液压系统均配备PLC智能控制模块,可实时监测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施工精度达到毫米级。


核心筒结构收分变形示意图

在材料优化方面,模架体系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成功减少用钢量15%,显著节约了材料成本。面对建筑体型多次变化的施工挑战,团队开发出高适应性变形调整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使模架系统可快速重组,始终保持与建筑形态的完美贴合。



为解决超高层混凝土浇筑难题,项目首次引入智能自动布料装置。该系统通过精确控制混凝土坠落高度与水平流动距离,有效防止了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密实度提升20%,显著提高了结构耐久性。这项创新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专利。



这座浦西新地标的崛起,不仅刷新了城市天际线,更展现了上海在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技术实力。您对这座未来之塔有何期待?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