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再次在国际舞台上引发关注,这次的目标是委内瑞拉的马杜罗政府和柬埔寨的洪森家族。马杜罗被指控贩毒、洗钱,利用国家机器掩护毒品走私;而洪森家族则被点名纵容电诈、洗钱、人口贩运等不法行为。制裁名单一经公布,国际社会反应出乎意料地平静,没有国家或组织抗议美国干涉内政,网络上甚至出现一片叫好之声。
国际秩序的维持,历来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有人依靠外交手段,有人依赖文件协议,而有人则选择制裁作为武器。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喊得最响的国家,往往缺乏实际行动的勇气。这时,美国,这个经常被批评为“世界警察”的国家,再次站了出来,扮演了那个并不轻松的角色。
国际秩序、国际法、主权尊重,这些词汇常常被挂在嘴边,但真正践行起来却远非易事。口头谴责容易,实际行动却难。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讨论问题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辩论和协商,而问题可能早已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选择,尽管饱受争议,却也不失为一种维护国际秩序的手段。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美国的行动往往夹杂着自身的利益和战略考量。正义从来不是纯粹的,它常常与利益和战略交织在一起。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迟到的正义往往只能成为一种幻觉。尽管美国的目的可能不那么单纯,但就冲它敢于拍桌子、敢于采取行动这一点,就值得一定的赞赏。
很多人讨厌美国,认为它自以为是、喜欢充当警察。然而,在这次制裁事件中,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声音。没有控诉美国干涉内政的声音,只有叫好声。这或许让人反思,没有警察的世界,是否真的更加可怕?
以柬埔寨为例,陈志等人能够做到如此规模,没有后台和靠山是不可能的。当然,陈志可能也只是个“白手套”,背后是某个更大的势力。在柬埔寨这样的国家,正义早已成为奢侈品,只能从外部引入。当制度混乱、秩序失灵、政府自己都掺和其中时,“干涉内政”反而成了一种必要的公共服务。你不修,别人来修;你不治,别人来治。
这个世界是破的,有的国家选择修自己,有的国家选择修别人。马杜罗修不动,洪森不想修,那就让美国人来修。毕竟,这个世界破烂不堪,总得有人去缝缝补补。美国的选择,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却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