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航空史上最大的商用客机,空客A380自2005年首航以来始终备受关注。这款双层四发巨无霸客机凭借宽敞客舱、先进通风系统及丰富娱乐设施,曾被视为民航业里程碑式产品。然而,受制于高昂运营成本与机场适配难题,A380在商业运营中遭遇挑战,最终于2019年停产。
尽管全球多数航空公司逐步淘汰A380机队——2022年底中国南方航空退出全部5架A380后,中国民航市场再无该机型运营——但中东地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全球最大A380运营商阿联酋航空,正通过二手市场持续扩张其超大型客机机队。
据最新交易信息,全球飞机租赁巨头多立克(Doric)以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总价,向阿联酋航空出售四架注册编号为MSN132、MSN133、MSN134和MSN136的A380客机。该交易距离摩纳哥Stratos飞机投资公司宣布2027年租约到期后出售MSN190号A380仅隔数日,凸显中东市场对超大型客机的持续需求。
此次交易的A380均为2013年交付的早期机型,单架均价约4500万美元,包含2500万美元产权购买费及2000万美元买断回归条件。这一价格较空客2018年停产前4.456亿美元的目录价大幅缩水,但反映了阿联酋航空优化机队成本、强化枢纽运营的战略考量。
截至2025年3月底,阿联酋航空运营260架飞机,其中116架为A380,130架为波音777。这种以超大型客机为核心的机队结构,支撑其创造了惊人的经营效益:2024-2025财年,集团营业收入达1454亿迪拉姆(约合2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税后净利润205亿迪拉姆(约合4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净利率达13.6%。
阿联酋航空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枢纽辐射”商业模式:
阿联酋航空总裁蒂姆·克拉克明确表示:“只要市场需求存在,我们将运营A380至2040年。”这一表态与法航、汉莎航空等运营商的淘汰计划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中东市场对超大型客机的独特需求。
尽管阿联酋航空持续加码,全球A380市场仍呈现结构性分化: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A380的适用场景高度依赖枢纽地位与高客座率。在双发窄体机成为主流的当下,阿联酋航空用1.8亿美元的交易证明:在特定市场,巨无霸飞机依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A380的命运折射出民航业“规模经济”与“灵活效率”的永恒博弈。当全球航空业向双发窄体机转型时,中东市场通过枢纽战略与产品差异化,为超大型客机开辟了生存空间。这场关于“大即是美”的辩论,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