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英伟达CEO黄仁勋确认:全面退出中国AI加速器市场

时间:2025-10-19 11:24:48 来源:EETOP半导体社区 作者:EETOP半导体社区

【科技前沿深度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近期采访中确认,受美国持续收紧的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公司在中国先进AI加速器市场的份额已从2022年的约95%完全归零。这是英伟达首次公开量化其退出中国市场的具体规模,引发全球科技产业关注。

黄仁勋在专访中明确表示:"目前我们已100%退出中国市场,市场份额从95%跌至0%。"这一表述直指英伟达数据中心GPU产品线,该系列自2022年10月以来已三次遭遇出口限制。2023年美国商务部更新的出口禁令,直接导致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800和H800芯片失去合规性,而最新推出的H20芯片也陷入许可审批困境。

英伟达数据中心GPU产品
图:英伟达数据中心GPU产品线(资料图)

对于这一战略结果,黄仁勋直言不讳:"我无法想象有任何政策制定者会认为这是好结果——我们推行的政策最终导致美国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曾贡献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20%-25%的营收,在2024年最新财报中,该业务板块营收超41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AI基础设施仍是核心增长引擎。

美国政府自2022年起将中国定位为"尖端半导体限制对象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政策工具构建技术壁垒。但黄仁勋指出,实际市场变化速度远超预期:"在我们所有预测模型中,中国市场的占比都按0%计算。如果出现转机,那将是额外的惊喜。"这种谨慎预期背后,是AI产业链加速碎片化的现实。

面对出口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已启动战略转型。阿里云、腾讯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以及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AI实验室,正加速推进计算基础设施国产化。据行业报告,2024年中国国产AI芯片市场份额已从2022年的5%跃升至23%,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成为主要受益者。

黄仁勋今年早些时候曾警告:"全面限制措施可能催生具有竞争力的替代产品。"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AI训练芯片性能已达到国际第三代水平的82%,在特定场景下可实现完全替代。这种技术突破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

尽管黄仁勋表示"希望未来能重返中国市场",但英伟达已将中国业务排除在战略规划之外。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其全球供应链布局中,东南亚产能占比从2022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5%,而中国制造份额同步下降。这种产业转移趋势,与美国技术管制政策形成复杂互动。

【行业观察】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事件,暴露出全球技术治理的深层矛盾。当技术管制成为地缘政治工具,企业既要应对政策风险,又要维持技术创新,这种双重压力正在改写科技产业的竞争规则。未来AI市场的竞争,或将更多取决于各国构建自主技术生态的能力。

相关阅读:TI嵌入式技术实验室联合DLP®技术推出免费培训课程,涵盖AI加速ADAS、AI DSP、精密电机控制等前沿领域,北京、西安两地同步开班(报名通道已开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