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媒惊爆:F-22近距格斗不敌歼-16,训练时长也落后

时间:2025-10-20 09:18:31 来源:陶慕剑地球观察 作者:陶慕剑地球观察



近日,一则来自央视专题片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报道中披露,歼-16战斗机在东海海域执行任务时,曾遭遇外军隐身战斗机,并凭借出色的性能成功将其锁定。多方分析认为,这款外军隐身战斗机极有可能是美军现役的F-22A“猛禽”战斗机。

面对这一事件,美国媒体也迅速展开了分析,特别是针对F-22与歼-16的性能对比。令人意外的是,美媒对F-22A传统的“近距格斗”优势提出了质疑,甚至给出了否定的结论。



在央视的军事专题片《必胜》中,详细记录了西部战区某航空旅在东部沿海进行训练时,驾驶歼-16战斗机与外军隐形战斗机发生对峙,并两次成功锁定对方的惊险过程。这一报道迅速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各方通过分析报道细节后普遍认为,这款隐身战斗机就是美军的F-22“猛禽”。

针对这一事件,美国军事观察网站先后发表了两篇分析报道,其中最新一篇《F-22近距离面对中国歼-16:哪架战斗机会赢得混战?》重点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近战格斗能力,引发了军事界的广泛讨论。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普遍认为,F-22A“猛禽”战斗机虽然研发装备较早,在航电和武器方面可能稍显落后,特别是缺乏PL-15这样的远程空空导弹,超视距作战能力可能弱于后出现的歼-16等战机。然而,对于F-22A的近距格斗优势,传统观点一直保持认可,认为其机动性仍然稳居世界前列。

然而,军事观察网站的文章却对F-22A“猛禽”的近距格斗能力给出了相当悲观的结论。文章一开始就自嘲道,F-22A“猛禽”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不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而歼-16则被广泛认为是“最有能力第四代战斗机”称号的主要竞争者。



美媒首先承认了F-22A的机动性优势,指出“猛禽”具备推力矢量发动机,可实现极端的超机动性,这是其他西方战斗机所不具备的能力。然而,歼-16虽然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但仍然被认为是“非推力矢量发动机”战斗机中机动性最好的型号之一。此外,歼-16相对于苏-27基本型而言,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更复杂的飞控系统以及更强的发动机,进一步提升了其性能。

但美媒随后指出,尽管F-22A具备机动性优势,但在近距离格斗中,这一优势也仅此而已。F-22A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头盔瞄准具,而21世纪问世的多数新型战斗机却都拥有这个设备。虽然F-22A拥有可以离轴发射的AIM-9X格斗导弹,但没有头盔瞄准具,就无法充分发挥离轴发射的全部性能。



相比之下,歼-16战斗机不仅拥有头盔瞄准具,而且可以与先进的PL-10格斗导弹集成,能够充分发挥大角度的离轴发射能力。此外,歼-16的双座配置允许后座的武器操作员在高过载条件下执行分担导弹瞄准任务,相对于单座飞机而言,是一个特殊的视距内战斗优势。从这个角度看,长期以来被吹捧的F-22A“近距格斗优势”似乎并不那么稳固。

另一方面,美媒还意外提到了美国空军训练水平的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战斗机平均训练时间“明显长于”美国空军飞行员,这也成为决定歼-16与F-22战斗结果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体很少承认美国空军训练水平不如中国空军,甚至长期宣传与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上,美国空军由于训练经费不足,多年来一直压低飞行训练时间,以减少燃油和维修开支。有数据显示,美国空军飞行员每年平均飞行时间只有80个小时左右,而且这个数据还包括了运输机部队,战斗机部队甚至更少,远远不如中国战斗机飞行员大约200个小时的每年飞行时间。

从美国媒体的这些新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战斗机长期以来的神话正在被逐渐打破。F-22A的性能落后甚至训练水平也落后于中国,这一事实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但西方通过媒体霸权却长期输出相反的观念,以借此贬低中国战斗机。然而,随着事实的逐渐揭露,这种长期扭曲事实的伎俩已经很难继续保持下去了。(作者:陶慕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