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俄乌要变天!俄罗斯扔出“炸弹之王”,乌克兰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时间:2025-10-21 21:44:11 来源:叹知 作者:叹知

前言

老话常说“一物降一物,专治不服气”,这话放顿巴斯前线太贴切了。

之前乌军在327号高地死扛不撤,俄军咋轰都难拿下,可最近俄军掏出了自家的“炸弹之王”,一炸就彻底把战局搅变了。



但是这炸弹到底有多厉害,能让全场都害怕?乌军守了这么久的高地,难道真要保不住了?



僵局咋来的?俄军以前的“软肋”太明显

先说为啥乌军能把327号高地守那么久,根本不是单纯靠勇气,而是摸准了俄军的命门:远程打击能力跟不上趟。



俄军手里不是没有好东西,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射程能到500公里,打个弹药库、指挥所那是百发百中,可这玩意金贵得很,数量少得可怜,就像宴席上的压轴大菜,只能端出来撑场面,没法顿顿吃,平时真要靠它炸高地工事,根本舍不得,也不够用。



而且另一款常用的FAB滑翔炸弹更憋屈,射程最多70公里,想投弹还得让苏-34战斗轰炸机往前冲,可乌军在高地附近部署了防空系统,战机敢闯进去就是送人头,之前好几次空袭都赔了飞机又折兵。



就这么着,乌军瞅准了俄军这短板,在赫尔松到尼古拉耶夫一线的高地上扎了根。

现代战争步兵不敢扎堆,乌军就借着高地的地形藏起来,分散部署在战壕和掩体里,俄军来了就打几枪,撤了就躲回去,硬生生把俄军堵在第聂伯河对岸动弹不得。



新炸弹有多横?150公里射程是关键

可没想到,俄军憋出了个“平价大杀器”,直接把僵局砸开了,有消息说,俄空天军已经在尼古拉耶夫州把新型增程滑翔炸弹拉出来实战了,效果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意外。



这种炸弹最妙的地方在于性价比,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新发明,更像是给老炸弹装了个“滑翔加速器”,成本没涨多少,射程直接从原来的40到70公里,干到了150公里,刚好超过了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射程。



以前苏-34得冒着被击落的风险往前飞,现在舒服了,在安全区外慢悠悠地把炸弹扔出去就行,根本不用跟乌军的防空系统碰面。

炸弹自己能滑翔一百多公里,精准砸在高地的火力点上,误差小得能躲开民用建筑,专炸军事目标。



更关键的是这玩意便宜,能敞开了用,以前用伊斯坎德尔炸个碉堡心疼半天,现在新炸弹管够,想炸哪个工事就炸哪个,不用再算着数量过日子。

这一下,俄军算是彻底解决了想打打不着、打着嫌太贵的难题。



战局咋反转?新家伙配老战术才管用

光有新炸弹还不够,俄军这次是把新家伙融进了整套打法里,一套组合拳下来,乌军根本扛不住。

先是火力全覆盖,新炸弹对着327号高地的掩体、弹药库挨个点名,把乌军的分散阵地炸得七零八落。



同时陆海空的重火力全跟上,温压弹、集束弹、火箭弹轮番轰,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这些精锐部队压在前线,把乌军的兵力调动彻底打乱。



后方也没放过,用伊斯坎德尔导弹和朝鲜的火星11导弹,专门炸乌军的火车站、后勤中心,断了前线的补给线。



哈尔科夫那边还靠无人机盯梢,找准乌军的无人机发射阵地,两枚导弹过去就把对方的装备全毁了,让乌军连反击的机会都少了。



最阴的是地面渗透,突击队不正面硬刚,顺着地道、水渠、天然气管道绕到乌军背后,冷不丁发起偷袭,前面炸得抬不起头,后面又被捅刀子,乌军的防线瞬间就出了漏洞。



效果来得特别快,第聂伯河下游的岛屿争夺战里,俄军靠着新炸弹的掩护,接连拿下了韦利基、巴凯斯基好几个岛,10月15号又开始打卡拉特尼岛的主意。

以前打一个小岛得拉锯好几天,现在炸几轮再冲锋,很快就能控制阵地,推进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还多。



乌军难在哪?优势没了,日子越来越紧

反观乌军这边,日子是真的越来越难,之前能守高地,全靠俄军远程火力不足,现在新炸弹一出来,分散部署反而成了活靶子,躲在哪都能被盯上,地形优势瞬间就没了。



库尔斯克反击没成功,本来兵力就吃紧,现在顿巴斯又被压着打,伤亡数字天天涨。

更要命的是西方援助跟不上了,装备和弹药越打越少,想补充点防空导弹都得排队等,根本没法应对俄军的新炸弹攻势。



连指挥层都出了问题,总司令西尔斯基最近被不少人质疑,觉得他的打法跟不上俄军的变化,明明知道俄军有了新武器,却拿不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士兵在前线死扛,后方却调不来足够的支援,士气自然高不起来。



327号高地现在还在打,乌军的抵抗确实顽强,但这更像是强撑。

以前靠地形和对手的短板能守一阵,现在对手的短板补上了,自己又没新招,光靠勇气根本顶不住长期消耗。



结语

这场高地攻防战说白了,根本不是什么“炸弹之王”有多神奇,而是俄军找对了打这场仗的法子。



俄军以前是“有兵没炮”,想打打不着,现在是“有炮有兵”,炮还便宜耐造,自然就掌握了主动权,乌军则刚好反过来,以前靠对手的缺点过日子,现在对手的缺点没了,自己的麻烦就来了。



327号高地最后归谁不好说,但这场仗已经说明白了:俄乌这拉锯战,拼到最后就是看谁能更快补上自己的漏洞,谁能把武器和战术捏合得更顺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