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深圳“卷尺哥”走红:市民随手拍,部门速整改的治理新模式

时间:2025-10-28 09:04:5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岩

核心提示:在深圳,市民“随手拍”公共设施问题,部门“速整改”已成常态。这背后是深圳“未诉先办”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实现公众参与与部门响应的双向奔赴,累计主动发现17万条民生线索,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治理”转型。

“卷尺哥”走红:市民监督与政府响应的双向奔赴

近日,一位手持卷尺丈量城市设施的广东深圳市民“卷尺哥”火遍网络。两年间,他走遍深圳街头,用卷尺测量人行天桥坡度、记录路面破损情况,累计发布千余条视频反映问题。令人惊叹的是,他提出的建议大多在短时间内得到整改,网友盛赞:“这才是真正的‘深圳速度’!”

“卷尺哥”的走红并非偶然。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剑明透露,深圳自2023年起探索“未诉先办”机制,通过主动收集互联网平台线索,构建“线索发现—内容核实—主动立案—跟踪督办”闭环,让市民监督与政府整改形成高效互动。

从“盯平台”到“盯全网”:17万条线索背后的治理升级

“是不是有领导盯着我账号?”面对问题快速解决,“卷尺哥”曾一度疑惑。周剑明解释:“我们没有‘盯账号的领导’,但有‘盯民生事项的平台’。”深圳将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42个网络平台纳入监测范围,系统性收集分散的民生诉求。

作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商事主体超400万的超大城市,深圳面临精准响应市民诉求的挑战。2022年,深圳创新打造“@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整合537个民生诉求渠道,实现“一站式办理”。在此基础上,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主动挖掘潜在问题,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治理”转变。

数据见证成效:

  • 累计主动发现17万条民生线索
  • 核实后形成5000余件工单
  • 超98%工单实现精准分拨

今年9月,网友反映宝安区海谷科技大厦旁阶梯破损,“@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当天联动街道核实并立案,迅速完成修补。周剑明表示:“除道路管理外,消防安全、交通运输等领域也是重点,新机制还推动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从“各自办”到“合力办”:跨部门协同破解治理难题

“卷尺哥”视频中记录的整改速度,源于多部门协同响应机制。在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民生诉求服务中心,接线员们通过智能系统快速分拨工单:紧急类诉求30分钟内、一般性诉求两小时内直达责任单位。

三大清单破解“踢皮球”:

  1. 事项目录清单:细化18个大类4000余项诉求
  2. 职责清单:以最小颗粒度厘清部门边界
  3. 实施清单:责任单位自行编制操作指南

通过“三张清单”,平台一次派单成功率达98%。首办负责制和快处快裁制进一步确保争议事项快速裁决,近一年累计开展20批次事项调整,消除监管空白。

10月20日,“卷尺哥”反映盐田区深盐路道路坑洼,次日上午施工队即进场作业。盐田区建筑工程事务署负责人李雨峰表示:“在交通、交警部门支持下,我们制定了疏解方案,预计一个月内完成修复。”

从“办成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类案治理源头防风险

修复路面只是起点,避免问题复发才是关键。2024年起,深圳推动“类案治理”,通过大数据分析预付式消费、道路品质等30余项高发问题,开展“每周一议”“每周一评”,从根源上减少同类诉求。

高层推动显成效:

  • 市委书记每半年召开民生诉求推进会
  • 市长每月听取专题汇报
  • 水电气加价、预付式消费维权等问题得到解决

数据显示,自“@深圳—民意速办”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收到市民建议超32万条,其中2000余人提建议超10次,80余名“点子王”献计超百次,推动一批市容环境、公共安全隐患及时整治。

(本报记者 程远州 黄晓航参与采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