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支持、免费住宿、新业态赋能——政策“撑腰”让年轻人敢闯敢创
画面精准捕捉每一次起跳、运球和命中,还能特写对手惊讶的表情等精彩瞬间,再搭配动感音乐和转场,质感不输职业赛事大片。这并非NBA的官方转播,而是“球秀”App运用AI视觉算法,为热爱篮球的用户打造的“专属MVP时刻”。
3年时间,“球秀”从湖南起步,逐步覆盖全国近200座城市、2000家运动场馆。湖南球秀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苏行回忆,公司快速成长离不开当地对创业者的扶持。从“柳枝行动”提供的20万元扶持资金,到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100万元股权投资,这些资金支持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助力。
真心服务,为创业者打造沃土
各地政府通过真金白银的创业扶持和全方位服务,为青年创业者扫除障碍。广东西敦千江粉漆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落户佛山市南海区后,在市区两级政府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下,团队匹配自有资金建成现代化工厂。公司研发经理朱新平表示:“2022年试产当年销售额即达2000多万元,2024年已突破8800万元。”
山东铂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曾因资金问题陷入僵局。公司负责人叶帅介绍,传统贷款要求房产抵押,对轻资产科技企业而言难以满足。转机出现在济南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讲会上,通过“济担-创业贷”获得资金支持后,企业迅速添置新设备,成功拿下关键订单,并获评省级“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除了资金支持,政府还提供运营模式指导。朱新平提到,南海区政府主动邀请创业专家,从股权结构设计、风险规避到产业化落地难点预判,给予全方位指导。苏行也感动于湖南省政府的诚意:“2023年省领导牵头组建创业帮扶专班,7个厅局负责人带队调研,每个问题都得到实质性回应。”
佛山华智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琼表示,政府不仅定期关心企业困难,还主动对接潜在客户,甚至提前规划融资和上市计划,成为企业“成长伙伴”。
安居保障,解毕业生居住之忧
租房是毕业生奔赴新城市的首要挑战。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漫柏未来人才社区提供健身房、瑜伽室、桌游室等设施,成为青年人才的“理想家园”。2022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的李德梁入职常州企业后,最初因租房问题困扰,后选择入住漫柏社区。他表示:“家具全新且齐全,拎包入住很省心。”
常州市2022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3年来建成人才公寓11.78万套,解决35万人入住需求。漫柏社区作为标杆项目,共有公寓3118间,服务人才约2.5万人次,全年出租率保持在98.36%以上。社区定期策划主题沙龙、兴趣小组等活动,助力青年融入本地生活。李德梁通过参与活动结识朋友,对常州产生深深认同感。
为解决毕业生居住问题,多地推出租房新举措。北京开展“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活动,上海调配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保障应届高校毕业生。厦门、成都等地则提供免费住宿政策,如厦门为见习实习大学生提供最长1年免费住宿,成都青年人才驿站提供单次7天、累计最长30天免费住宿。
新业态赋能,拓展就业新天地
随着经济模式转型升级,新就业形态蓬勃兴起。网约车司机、快递外卖员、自媒体创作者等新职业创造大量灵活就业岗位,也对劳动保障与服务管理模式提出新课题。各地政府积极探索服务保障新路径。
在四川成都,90后自媒体创业者小胡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完成公积金缴存,为买房需求提供支持。他表示:“缴存满一定期限可使用公积金贷款,利率较低,对灵活就业人员是利好政策。”
自2022年7月起,北京、上海、四川等7省市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截至2024年年底,共有1038万人参保。外卖骑手邹佳宏在重庆发生交通事故后,通过平台App“一键报案”,3天内获得职业伤害确认和保险赔付。该保险保障范围与工伤保险基本一致,2026年将扩大至全国所有省份。
当前,绝大部分城市已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厦门市湖里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基地通过“一基地、多协同、共服务”模式,快速化解劳动权益纠纷。湖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黄凤妹表示:“根据劳动者诉求内部分流,最快解决问题。”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将鼓励新业态劳动者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时推动社保精准扩面,将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30日  07版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