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10月30日电(吴冠标)七大核心功能实训室、两岸融合主题户外器械、沉浸式托育艺术长廊……2025年第四季度'央媒话厦门'活动29日走进厦门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海沧分中心,深度探访这座集创新模式与两岸智慧于一体的托育服务标杆机构。
作为福建省首个建成运营的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海沧分中心创新采用'一园两制'管理模式:二楼保留6个幼儿园班级,延续传统保教功能;三楼则打造综合性实训基地,涵盖早期发展指导、智慧托育管理、营养膳食研发等七大核心功能实训室,并配备多媒体理论培训室,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提供全链条实践学习平台。

今年9月正式开园的一楼普惠性托育示范实践园,以3个两岸托育融合实验班为核心亮点。这些班级聚焦0-3岁婴幼儿照护与早期发展,既依托厦门'医育结合'政策优势,又深度融合台湾托育实践经验。中心特邀台湾专家团队驻园指导,构建起'课程研发—师资培养—家庭指导'的闭环融合模式,致力于打造可复制的两岸托育服务示范单元。
在空间设计上,中心充分体现儿童友好理念:角色扮演区通过模拟超市、医院等场景,培养幼儿合作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托育艺术长廊串联打击乐器演奏、涂鸦创作等体验项目,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感受艺术魅力;每个班级均设有直通户外的教室,大型户外器械巧妙融合海沧大桥、厦门双子塔与台北101大厦造型,将地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托育课程。
'我们注重推动'保教医三合一'托育系统发展,并将台湾优质托育经验落地实践。'台湾育儿专家庄筑涵介绍,团队针对婴幼儿个体差异设计照护方案,'例如对高敏感儿童,通过触觉活动帮助降敏;对需要提升大动作能力的孩子,则在保育过程中融入针对性练习。'
数据显示,厦门市托育服务成效显著:全市托位总量超2.5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个,普惠托位占比超60%。为促进两岸托育人才交流,厦门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台湾保育人员来厦从业,开通职业资格采认绿色通道,首批台籍专业人员已获认证并投入工作,为托育服务注入新活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