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林芝10月30日电(江飞波 谢牧 贡嘎来松)10月29日晚,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雪域江南”林芝市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徐志涛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论坛共邀请国内外400余名嘉宾参与,其中国外嘉宾超过100人,覆盖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等26国政要及驻华使节,并首次迎来拉美国家代表团,标志着西藏“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10月28日,来自拉美18个国家的21名记者、编辑等媒体从业者参访林芝市巴宜区中学。该校学生正在上藏文课的场景引发外宾关注。哥斯达黎加《国家报》记者塞尔吉奥·拉腊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从学生们的课程就能看出这一点。”这位西班牙籍记者特别提到,巴宜区中学的教学设施非常完善,孩子们学习藏语、汉语、扎念琴和传统舞蹈的场景让他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欧洲很多国家都没有这么健全的教育基础设施,这里的孩子们充满热情,能感受到他们快乐学习的氛围。”
本届论坛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开幕式、主旨论坛、专题论坛、会见座谈、文化展览、文艺展示、研学交流、参访体验等10余项活动。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实现繁荣与生态平衡的关键节点,而西藏作为“世界屋脊”,其发展历程尤为引人注目。

“西藏曾是最偏远的地区,如今通过现代化基础设施,将海拔最高的河谷与最遥远的村落紧密相连。这些建设不仅拓展了发展机遇,更让教育、医疗和市场资源惠及千家万户。”夏泽翰强调,作为“亚洲水塔”,西藏的冰川、草原和森林孕育着多条大江大河,滋养着数亿人口,保护这些生态系统不仅是区域优先事项,更是全球共同责任。
论坛期间,西藏自治区官方特聘6名专家学者为国际传播特聘专家,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郑永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邢广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苏州大学讲席教授高志凯和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此举旨在加强西藏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全球影响力。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西藏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成就,也为西藏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随着“国际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西藏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