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刘梦青)记者从3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法治宣传教育法》将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普法义务与公益责任,为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人黄春华在发布会上表示,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法治宣传教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其中,网络空间法治宣传教育成为重点内容,明确了网信部门、网络平台及从业人员的三方责任体系。
根据新法规定,网信部门需承担三项核心职责:
黄春华特别强调:"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例如近期推出的《民法典》动画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已突破5亿次。"
法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双重要求: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新法设立专章规定:网络平台应当开发青少年模式,通过动画、漫画等形式开展网络法治教育,并建立举报快速处置通道。某短视频平台负责人表示:"我们已上线‘法治小课堂’专栏,累计制作普法短视频2300余条。"
法律创新设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三种形式履行责任:
| 形式 | 具体要求 | 
|---|---|
| 专栏专题 | 在首页开设法治宣传固定板块,每周更新内容 | 
| 公益广告 | 在开机画面、视频前贴等位置投放法治公益广告 | 
| 新闻报道 | 设立法治新闻频道,及时解读新法新规 |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网络平台累计发布法治内容1200万条次,同比增长47%。黄春华透露,下一步将建立网络普法认证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平台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业内专家指出,该法的实施将推动我国网络治理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明认为:"通过明确平台责任,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违法现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