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上海社区体重管理新突破:全国首个服务指引引领标准化实践

时间:2025-10-31 08:4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上海10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 10月30日,全国首个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体重管理服务指引》(以下简称“服务指引”)在上海正式发布。这一里程碑式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上海社区体重管理工作从“探索阶段”正式迈入“标准化实践”新阶段,为全国“体重管理年”行动提供了可复制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范本。

权威制定: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多领域专家,历时一年完成“服务指引”编制工作。该文件首次系统明确了社区体重管理的服务标准,涵盖基础设施设备配置、专业人员职责分工、标准化服务流程、人群分类管理策略及质量控制体系五大核心模块,形成“评估-干预-跟踪”全链条管理闭环。

需求驱动:破解公共卫生难题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上海超重肥胖率已达32.1%(2023年数据),由此引发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负担持续加重。服务指引的制定直击基层管理痛点:通过统一服务标准,解决以往各社区“各自为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针对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设计差异化方案,体现精准化管理理念。

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健康圈
目前,上海已构建起覆盖全市的体重管理服务网络:

  • 门诊服务:全市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81家开设体重管理专科门诊,覆盖率达73.6%,配备体脂分析仪、代谢监测设备等专业器材;
  • 智慧赋能:238家智慧健康驿站完成升级,新增AI膳食评估、运动处方生成等功能模块,居民通过刷身份证即可获取个性化建议;
  • 家庭医生签约:今年在浦东、长宁等7个区试点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服务包,已为超5万名签约居民制定“运动+饮食”综合方案,通过定期随访动态调整干预措施。

创新模式:全程陪伴式管理
区别于传统短期干预,上海探索出“家庭医生主导的契约式服务”新模式:

  1. 签约居民可享受从体质评估到方案制定的全流程服务;
  2. 家庭医生团队通过智能手环等设备远程监测体重、血压等指标;
  3. 建立“健康积分”激励机制,居民完成阶段性目标可兑换体检服务等奖励。
这种基于信任的长期服务关系,使管理依从性提升40%,复胖率下降25%,相关经验已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

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服务指引在长三角地区联动实施,同时开发社区体重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服务策略,持续巩固“健康上海”建设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