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9月20日电 (丁思 九美旦增) “来甘肃之前,我曾听人说这里不适合农业耕种,但今天所见却完全颠覆了这种认知。这里的绿色农业、新农村发展以及良好的天气都让我印象深刻。”利比里亚国家广播电台台长尤金·法贡在兰州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应当通过亲身走访和观察来获取信息,而不是依赖他人的讲述。”
9月18日至21日,北京大学“东方奖学金”研修班学员开启了一场甘肃之旅。来自亚洲、非洲、拉美及南太地区40多个国家的40多名学员,通过实地走访、沉浸式体验、专题座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9月19日,研修班学员们走进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深入考察当地乡村振兴工作,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52岁的皋兰绿旺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州迈绿达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公军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以及探索发展农耕研学体验农业的文旅新动态。
在种植基地,尤金·法贡被眼前郁郁葱葱的蔬菜所震撼。他紧跟讲解员,不时提出问题,手中的手机也一直保持录制状态,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我想把这些成功的经验拍摄下来,带回去分享给我们的民众。”尤金·法贡说,“通过实地走访,我发现当地的农业系统建设非常完善,并且运用了很多科技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非常支持社区发展,努力提高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态建设和谐共存,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19日下午,学员们还前往兰州市城关区黄河畔,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通过图片展示,学员们了解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乍得国民议会议员默哈迈德·布洛基·凯比尔在看到相关展示后,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赏。
默哈迈德·布洛基·凯比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走访了中国很多城市。当地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都让我羡慕不已。我期待能够将所见所闻带回国分享,并尝试将这些成功经验付诸实践。”
当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农科院、省自然能源研究所、省治沙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也向学员们介绍了相关情况。双方还针对该领域未来的国际合作进行了现场交流和探讨,共同探索合作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学员代表、科摩罗总统政治顾问胡迈德·姆赛义迪在总结发言时表示:“甘肃在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范本。我们将努力推动各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