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贺州10月31日电(费贤彬 卢园芳 陈秋妮)‘“开放课堂”将高昂成本的优质课程资源,从单一班次的“私有财产”转变为全市干部的“公共财富”,有效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倍增效应,为贺州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高素质干部人才。’贺州市委党校教务科副科长卿思敏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图为“开放课堂”现场。马振钊 摄
2024年以来,广西贺州市创新打造面向全市干部的“开放课堂”培训模式,通过拓展培训对象、下放选择权利、共享优质资源,有效破解了传统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大水漫灌”“训非所用”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举办“开放课堂”11期,培训干部达1336人次。
“开放课堂”突破了干部身份、工作岗位、管理权限等传统限制,将培训范围从特定层级干部扩展至科级以下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实现所有在贺州工作的干部全覆盖。这种开放性的培训设计,为基层干部提供了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
今年3月,广西贺州市委党校主体班开设的“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培训”课程,除规定培训的中青年干部外,还吸引了市直各单位各层级干部100余人踊跃报名。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从限定参训到按需申请的转变,干部们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显著提升。
在培训机制创新方面,贺州构建了“自助点餐+组织配餐”双轨制参训通道。通过精准对接时代发展需求与干部岗位实际,真正实现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从根本上解决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这种创新机制为干部教育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自助点餐”模式下,贺州市委组织部通过微信小程序、政务内网等平台,定期向全市干部发布“开放课堂”培训清单。干部可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和能力短板在线报名,使培训内容与履职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谁需要、谁参训”的个性化培训模式。
同时,该市还开设“组织配餐”培训通道。市委组织部利用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库,精准识别出培训量较少的市直单位或特定岗位干部,通过“精准点名”方式进行调训。这种双向选择机制既保证了培训的覆盖面,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
“开放课堂”不仅是培训模式的创新,更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贺州建立了跨层级、跨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统筹平台,每月对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东融大讲堂、各部门重点专业培训班等计划进行汇总,形成培训清单。其中的名师课程、高端师资、优质场地等信息被纳入“资源池”统一管理,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针对热门课程和需求大的课程,贺州积极探索“主会场+分会场”“线下授课+线上直播”“一个主讲人、多个听众群”的“一课多用”集约化教学组织模式。这种创新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了干部多样化的学习培训需求,为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