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31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31日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四川公路水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完成投资1.2万亿元,投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交通投资持续领跑 固定资产占比超10%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洪波在发布会上介绍,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四川交通建设投资规模连续五年保持高位运行,首年即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均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稳定在10%以上,有效发挥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已基本成型,公路水路进出川大通道增至37条,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里程全国第一 高速公路覆盖152个县区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四川新增公路里程3.1万公里,公路总规模达42.5万公里,稳居全国首位。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成果显著,新建成通车里程3000公里,预计到2025年底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1万公里,位列全国第三。高速公路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通达县(市、区)数量增至152个,实现全省80%以上县级行政区半小时上高速的目标。
农村交通全面升级 充电网络覆盖所有服务区
在民生领域,四川交通建设同样成果丰硕。全省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实现“四通”目标,即100%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通快递,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特别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实现100%全覆盖,形成成都至珠峰大本营全程充换电直达的绿色交通走廊,为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提供保障。
铁路航空双轮驱动 立体交通体系成型
铁路建设方面,四川省铁路和机场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黄志透露,“十四五”以来全省铁路投资与在建里程持续领跑全国,预计2025年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7000公里,覆盖全部21个市(州),形成“市市通高铁”的运输格局。航空运输领域,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投运,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内地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目前成都“两场”共运营国内客货运航线458条,国际(地区)航线99条,初步构建起通达全球五大洲的航空运输网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