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百年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文化守护者——费广业。从执教17年的初中数学教师,到全国知名的老花砖藏家,他跨越职业界限,用十余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收藏上万片承载历史记忆的老花砖,为这些濒临消失的文化瑰宝筑起一道“保护墙”。

费广业的老花砖情缘始于一次偶然。2012年,他在营口熊岳镇明清一条街看到一件镶嵌老花砖的炕柜,砖面上精美的几何纹样与浓郁的年代感瞬间将他带回旧时光。这位出生于大连瓦房店市农村的教师,从此踏上了收藏之路。
“老花砖主要流行于1915年至1935年,最初由欧洲传入印度、东南亚,后传入中国东北。”费广业介绍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带有彩色釉面的瓷砖是财富家庭的象征,常用于装饰墙壁、炕柜和家具。”为了系统研究这段历史,他查阅大量文献,逐渐成为老花砖领域的“活字典”。

从2022年起,费广业的收藏足迹遍布全国。他先后前往营口、锦州、沈阳、长春、四平、辽源等东北城市,又南下广州、汕头、上海、厦门、泉州等地。在搜寻过程中,他发现一个严峻现实:“90年代以来,大量老花砖被收购至日本、新加坡,国内存量急剧减少。”这促使他将个人爱好升华为文化保护使命。
为收藏珍品,费广业不惜代价。2023年春,他得知吉林辽源一位藏友持有稀缺品种,对方因工作繁忙仅给一天时间面谈。“我当天中午出发,驱车八九个小时赶到,最终以20余万元购得这批藏品。”他回忆道,“运回大连那天晚上,看着卡车上的老花砖,心里特别踏实。”
目前,费广业已收藏数百个品种、上万片老花砖,涵盖从东北到闽南的各类纹样。他的收藏中既有几十元的普通款,也有价值数千元的珍稀品。“很多藏友得知我在做文化保护,主动以半卖半送的方式转让珍品。”这种文化共识让他深受感动。

走进费广业位于西岗区的工作室,二层小楼内陈列着各式老花砖和镶嵌花砖的古旧家具。几何纹、花卉纹、人物纹……不同年代的砖片诉说着各自的故事。这里已成为大连独特的文化空间,每年吸引众多研究者与爱好者参观。
“我最大的愿望是建立一座花砖博物馆。”费广业透露,该馆将系统展示彩瓷文化,呈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美学,“让这些私人收藏变成公共文化财富,让更多人了解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在他看来,老花砖不仅是装饰材料,更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能为大连文旅发展注入独特魅力。
从三尺讲台到文化守护者,费广业用行动诠释着对历史的敬畏。正如他所说:“这些砖片经历了百年风雨,我愿做那个守护者,让它们的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