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11月4日电 (记者 刘锡菊)4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哈尔滨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持续升温,这座“冰城”正通过优化交通服务,让交通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窗口,为游客提供“进得来、出得去、游得畅”的出行体验。

交通服务升级:从“通行”到“温度”的转变
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伟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交通服务是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为提升游客体验,哈尔滨市向全体出租汽车驾驶员发出倡议,组织企业签订服务承诺书,许多驾驶员主动化身“城市讲解员”,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同时,开通串联景区与客流密集场所的旅游公交线路,特色“东北民俗”车厢让游客在乘车过程中感受东北风情;地铁集团发行冰雪季计次纪念票,将交通载体打造为文旅宣传阵地,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文旅体验的一部分。
面对创纪录的游客量,哈尔滨市构建了“地铁为主、公交为辅、出租补充”的立体协同交通体系。通过开展公交出租行业专项整治、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广个性化服务、完善景区周边交通配套等措施,全面提升交通服务品质。据统计,2024年哈尔滨地铁单日最大客运量突破170万人次,客流强度1.89万人次/公里居全国前列。
综合交通网络:构建“2环9射2联”高速路网
哈尔滨市立足城市战略定位,以“联网、补网、强链”为核心,全力构建综合交通网络。航空方面,开通国内国际航线286条,通航航点127个,其中国际航线22条,对俄远东地区通航航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铁路方面,市域铁路营业里程达1354公里,复线率87.96%、电化率83.94%,两项指标均领跑全省。公路方面,新建及升级改造京抚、哈同、绥满等国省干道619公里,实现区县(市)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京哈、哈肇高速已通车,都市圈环线、吉黑高速等加速闭环,“2环9射2联”高速路网雏形初现。
开放门户:入选国家枢纽名单,客运货运能力双提升
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哈尔滨市成功入选国家空港型、陆港型枢纽名单,开放门户作用持续增强。客运枢纽方面,完成机场二期扩建,哈尔滨机场成为东北首个双跑道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379.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并稳居东北第一,亚布力客运西站扩改建工程也顺利完工。货运枢纽方面,2023年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两核多点”布局逐步形成;对俄航空货运总量显著提升,2024年哈俄莫斯科全货机航线货运量达5018吨,对俄电商包裹量全国第一;哈尔滨国际陆港集结中心正式启用运营,以TIR国际公路运输为核心的公铁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构建,2024年综合交通运输货运量、周转量分别达9406.8万吨、427.5亿吨公里。
乡村交通与绿色出行:铺就“幸福路”,引领新风尚
在乡村交通方面,哈尔滨市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乡镇通三级路率达93.5%,五常、尚志等6个县(市)获评国家、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实现行政村100%覆盖,914条农村客运班线连接149个乡镇、1680个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为乡村发展铺就“幸福路”。在公共交通服务优化方面,地铁线网里程达92.66公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7条,开通6条地铁接驳班车,实现地铁区域公交站点全覆盖。借力“两新”政策,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7.8%,出租车新增新能源车辆800台、甲醇清洁能源车辆400台,填补出租车领域新能源车型空白,逐步形成以地铁为骨干、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绿色出行体系。
此外,哈尔滨市货运从业资格“以培代考”改革试点获得国家交通运输部的肯定;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管理平台全面上线,“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4G系统全覆盖,运输市场整治成效明显,审批服务与监管能力同步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