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0月30日电(记者 钟旖)10月30日,重庆大学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正式发布《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N”行动计划》(简称“7654”计划)。该计划通过实施7大核心行动、聚焦6大领域、培养具备5C核心能力的4类人才,为构建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系统性方案。
图为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周毅 摄
根据《行动计划》,重庆大学提出“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9年建校百年之际,初步形成具有重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到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完成时,全面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生态。这一规划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契合,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行动计划》围绕“立德树人、体系焕新、要素攻坚、教师发展、AI赋能、质量深耕、国际跃升”七大维度展开:
同时,计划提出十项核心任务,包括构建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发展生态、打造“本研贯通”培养模式等,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图为学生通过“人才培养成果展”了解体系内容。中新网记者 周毅 摄
针对本科阶段,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猛介绍,学校已发布“一院一策”实施方案,通过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解放学生“卷绩点”压力,转向能力培养导向的项目制课程。例如,在工程训练课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
研究生阶段则聚焦博士生高质量培养。研究生院院长谭晓衡表示,学校通过“321”行动(三个机制、两种模式、一套体系)重塑培养生态:建立学科交叉机制、产教融合机制、国际联合培养机制;推行学术型与专业型博士分类培养模式;构建涵盖招生选拔、过程管理、学位授予的全流程质量体系。目前,博士生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中的参与率已提升至65%,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年均增长20%。
此次行动计划的发布,标志着重庆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体系化设计、分阶段实施,学校正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变革的领军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