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烟台漆艺焕新:传统技艺如何变身现代潮品?

时间:2025-11-05 16:23: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驰

中新网烟台10月30日电 题:烟台漆艺焕新:传统技艺如何变身现代潮品?

作者 杨馥宁 王娇妮

秋意渐浓时,用色彩斑斓的漆器点缀家居空间,或以精致漆艺发饰搭配新中式穿搭,正成为年轻群体追捧的生活方式。在山东烟台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间漆器工坊内,手艺人王亚琴正用二十年匠心将千年漆艺转化为日常潮品,让这项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烟台漆艺手艺人王亚琴正在抛光漆器

从博物馆到生活场景:一件发簪的诞生记

在王亚琴的工作台上,一支未完成的螺钿发簪正在经历最后抛光工序。她边操作边揭秘复杂工艺:选用檀木为胎体,经数十道工序处理表面肌理后,需反复髹涂30-40层天然大漆作为底料。趁着漆层未干时嵌入螺钿薄片,再覆盖数十层漆层封存,待完全干燥后用砂纸逐层打磨,最终让镶嵌其中的花鸟纹样渐显轮廓。"这类作品从选材到成品往往需要数月时间,仅打磨环节就要消耗上百张砂纸。"王亚琴说道。

作为漆艺世家第三代传人,她深谙传统工艺的精髓:"漆器的灵魂在于大漆的特性——防水防腐、耐高温,但制作时对温湿度极其敏感,湿度过高易起皱,过低则难以干燥。"这种对自然材料的敬畏与掌控,正是手工漆器区别于机器制品的核心价值。

王亚琴设计的漆艺潮品展示

非遗破圈:30余种潮品重构美学认知

面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王亚琴坚持全手工制作:"每件作品都带着匠人的体温,髹涂层数越多,质感越温润如玉。"这种执着正收获市场回响——随着国风潮流兴起,她开发的漆艺发簪、手镯、茶具、文房四宝等30余种产品持续热销。"很多年轻顾客反馈,用我们的漆艺饰品搭配汉服或新中式服装,既能彰显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

更令人惊喜的是体验经济的赋能。工坊推出的漆扇制作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调漆、泼洒、绘制的过程中感受漆艺的随机之美。"当年轻人亲手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们与传统的距离就被彻底打破了。"王亚琴观察到,参与体验的游客中,超过60%会后续购买成品或定制服务。

活化传承:让非遗成为生活美学提案者

在王亚琴看来,非遗保护的关键在于"使用"而非"供奉"。她正尝试将漆艺与智能家居、文创IP等领域跨界融合,比如开发可拆卸漆艺手机壳、联名款茶具套装等。"只要人们愿意把漆器用起来,这项技艺就会像活水般持续进化。"

数据显示,其工坊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2万人次,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00%。这种"传统工艺+现代设计+体验经济"的三维模式,为非遗活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正如王亚琴所言:"当漆器不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年轻人愿意发朋友圈的生活方式,这门技艺就真正获得了新生。"(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