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空调维修市场乱象频发,假客服冒充官方售后,高价宰客现象严重,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一位南京市民刘雨(化名)的遭遇,便揭开了这一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假售后横行,消费者难辨真伪
刘雨家的空调出现故障后,她在小红书上搜索了“约克空调官方售后”,并拨打了一个标榜为“400-9928-161约克中央空调品牌24小时服务热线”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官方售后,并迅速安排了维修师傅上门。然而,维修过程中,师傅以添加氟利昂和更换零件为由,索要了2400元的高额费用。刘雨事后发现,这一价格远高于官方售后的明码标价1280元,且维修师傅并非真正的官方售后人员。

类似刘雨的遭遇并非个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看似正规的“400”空调维修电话,这些电话标榜约克、大金、格力、三菱重工、日立等品牌的“官方售后”或“品牌授权”,却频频上演“上门费低、维修费翻倍”的戏码。消费者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假售后的陷阱。
假售后何以“以假乱真”?
记者在小红书上以“400-9928-161”为关键词检索发现,该电话不仅代表约克空调的“品牌24小时服务热线”,还代表特灵、三菱电机、日立等多个空调品牌的客服。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打这些号码时,面对“是否为官方售后”的追问,客服往往含糊其词或直接挂断电话。
与正规售后相比,假售后在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正规售后通常会先询问消费者出现故障的具体情况,并给出可自助解决的常规方案。若问题无法解决,再安排师傅上门维修,且相关服务项目在官网上明码标价。而假售后则往往直接联系外包维修团队上门,并在维修过程中以各种理由提高收费。
灰色产业链曝光,维修师傅自揭内幕
在大城市从事多年空调维修工作的刘明(化名)向记者揭开了这条灰色产业链的运作方式。他介绍说,假客服通过发布电话揽客,维修师傅上门高价收费后,再按比例返佣给假客服、外包公司或者平台。这种模式下,维修师傅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往往会将小问题“说大”,以提高维修报价。
刘明表示,有的中间商在客户面前虚报价格,甚至将两块钱的零件报上2000元甚至更多。由于大城市维修订单多,官方售后忙不过来,用户等不及就找网上能约到的师傅。这使得假售后有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低价诱骗消费者上门,再在维修过程中高价宰客。
消费者频频踩坑,法律如何维权?
记者调查发现,冒充官方售后的“李鬼”维修让消费者频频踩坑的现象已形成固定套路。从低价诱骗到高价宰客,从伪造资质到故意损件,消费者损失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高价欺诈、低价诱骗等案例频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财产权益和市场秩序。
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珺介绍说,此类行为涉及虚假宣传、消费欺诈以及可能的商标侵权,相关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法对其进行查处,如罚款等。消费者有权要求其退还费用并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如诈骗金额巨大或多次作案,还可能涉嫌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消费者如何避坑?
面对此类事件,王珺建议消费者务必保存好维修合同、付款凭证、与维修人员的聊天记录等证据。随后,可立即向“小红书”等平台举报该虚假账号,要求平台对其采取封号、下架等处理措施。同时,消费者可以向行政部门投诉,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App、小程序等渠道举报该维修团队。
此外,空调品牌方也有责任维护自身商誉,确保消费者获得真实、优质的服务。他们应定期在各网络平台搜索假冒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通过官网、社交媒体等公布官方售后渠道,提醒消费者警惕假冒“售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方圆 彭佳瑶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