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双版纳11月5日电 (记者 缪超) 11月4日,云南省推进“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主题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正式发布“兴滇润边”五大行动计划,标志着这一覆盖全省边境地区的文明实践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图为云南省推进“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主题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缪超 摄
作为云南省深化边境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三年行动(2025—2027年)于今年3月启动。该行动以“一线四廊多点扩面”为总体框架,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一条贯穿昆明市及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374个沿边行政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黄金线”,同时构建机场、铁路、公路、水路“四廊”交通网络,并依托28个口岸集群与数字矩阵形成“多点”辐射,最终形成覆盖全省4060公里边境线的文明实践网络。
在具体实施中,云南省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推进文明实践创新:西双版纳州通过打造“千里边疆文明实践廊带”,推动边陲小寨向边境幸福村转型升级;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创建“边关木兰”实践品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将丰富边民精神生活纳入边境幸福村建设核心内容;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推动文明实践与绿美交通、农村公路提升工程深度融合;云南大学与腾冲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结对共建,探索校地协同发展新模式。
当日发布的“兴滇润边”五大行动计划为三年行动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国门宣讲”灯塔行动聚焦思想引领,“精准送达”共建行动推动资源下沉,“文艺赋美”助力行动强化文化滋养,“文化惠民”提质行动打造特色品牌,“星火相传”赋能行动培育专业人才。五大行动从理论宣讲到实践落地,从文化供给到人才培育,形成全链条支撑体系,为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