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陈杭) 自11月1日起,北京市已正式拉开年度森林防火期的序幕。为应对复杂多变的防火形势,北京市将优化直升机空中巡护路线,并重点加强无人机补盲巡护能力,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24小时林火动态监控,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发现、快速处置。这一消息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靳玉光在6日召开的北京市2025-2026年冬季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披露。
据气象部门研判,今冬明春(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北京市平均气温预计为-1℃左右,较常年同期(-1.4℃)略偏高;平均降水量14~22毫米,较常年同期(21.4毫米)偏少。受今年汛期持续降雨影响,全市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但入秋后林下可燃物载量激增,叠加林内及林缘区域野外违规用火现象仍时有发生,火源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靳玉光特别指出,受海河“25·7”区域性大洪水影响,北部、东北部地区部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修复工作尚未完全完成。综合气候、物候及人为因素,本年度森林防灭火工作面临近年来最严峻挑战。
为提升火情监测效率,北京市应急管理部门推出五项核心措施:
靳玉光强调,北京市将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综合施策,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资源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