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魏新:跨界文化传播者,以创新力量激活历史记忆

时间:2025-11-07 09:22:33 来源:“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海峰

作家、诗人、编剧、文化名人、《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之一、拥有百万粉丝的国学大V……这些标签共同勾勒出山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魏新的多元身份。然而,真正定义他的,是其在历史文化长河中不断“穿行”、以创新表达为新阶层注入活力的独特实践。

“这些年,我始终在创作、在讲述,初衷是让更多人读懂历史,与传统文化结缘。”从电视荧屏到手机屏幕,从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魏新以主动“跨界”的姿态,为大众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历史与文化的窗口。

魏新接受专访

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火种的摆渡者

暮秋时节,大明湖畔的杨柳风学堂内,上千册图书分类陈列,满足着少儿的多样化阅读需求。这里不仅是魏新为青少年开设课外文化课堂的阵地,更是他传递传统文化火种的重要驿站。

“我做这些,是希望孩子们爱上阅读、表达和写作。”魏新介绍,学堂的诗词课、体验课等打破传统说教形式,通过感官体验和动手实践,让学员在不知不觉中扩大知识面,接受文化滋养。

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日用而不觉”的浸润。“学传统文化,不是比谁背的诗词多、记的古文熟,关键是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核,并将其融入日常行动,进而提升个人审美和认知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魏新深耕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播领域,创作了《东汉开国》《历史有魏道》等10余部著作,在《百家讲坛》《新杏坛》等电视平台录制百余期节目,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史说经”。同时,他借助社交媒体之力,让传统文化触达更多群体,成为百万粉丝心中的“国学引路人”。

今年8月,魏新荣获“2025年微博年度文化传播影响力人物”称号,颁奖词称其为“历史的解谜人”“文化的摆渡者”。

“所谓‘摆渡’,必须了解‘水’的深浅、‘风’的大小,更要清楚船上能载多少人、要往哪去。”魏新坦言,他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一直尽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能为了‘摆渡’而‘摆渡’,自己都没有渡明白,那样的话,流量越大越危险。”

当下,传统文化大热,文创、游戏、歌曲等“二次创作”蔚然成风,文博游、汉服游、新国潮升温……魏新认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单是青铜器上的纹饰、马面裙上的花绣,更是古代先贤极具穿透力的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的‘二次创作’必须秉持正确的历史态度,以思想智慧和精神为引领,避免陷入‘重技术、轻文化’的陷阱。”对于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魏新表示:“对待年轻人要友好,但不能讨好。我相信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我们要拿出优秀的文化作品去吸引他们。”

魏新在杨柳风堂

常怀真诚之心的自媒体人

过去,大众认识魏新是通过电视屏幕上的《百家讲坛》;如今,更多人通过手机端的微信公众号《魏道泉城》关注他。

在这个平台上,魏新卸下主讲人的“端庄感”,时而用散文式的松弛文字记录青春往事、乡愁美食、生活逸闻;时而又以犀利笔触就社会热点发声,字字针砭却不失理性。

“我写公众号文章时,很多朋友评价我在传递正能量。”魏新称,他理解的正能量不是一味赞誉美好,而是表达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心态,这是正能量的底色。

在他看来,互联网用户基数庞大,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体的声音需要被正确引导、积极鼓励,才能让更多正向声音汇聚成流。“每个自媒体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一扇窗户,让人通过窗户看到屋子里的温暖和幸福,而不是用喇叭去吆喝。”

“批评和赞扬都需要勇气。”魏新表示,互联网人群跨越各个年龄、群体,思想分歧常见。如何在分歧中寻找共识、凝聚人心,是目前互联网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点。

魏新认为,互联网时代平台监管与信息公开尤为重要。“平台不能为了追逐流量刻意制造热点、挑起对立,更不能编织信息茧房。”他同时强调,谣言止于真相,公开是最好的免疫机制。遇到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政府部门应尽最大努力保持信息透明。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魏新也将“发声”责任延伸至履职中。2024年,他提出的《关于加快营商网络环境法治化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

“提案针对前几年网络上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部分网民通过炒作虚假不实信息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魏新建议,加强营商网络环境法治化建设,严厉打击雇用网络水军诋毁、抹黑企业的行为,在“云端”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鼓励网络大V和民营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对接。

魏新获奖

贡献“新”力量的新阶层

出生于1978年12月的魏新,与改革开放“同龄”。他亲历中国40余年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迁,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从媒体人逐步成长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重要一员。

作为自由职业者,他深知这一身份带来的独特优势:“我们接触面广、信息线索多,能倾听到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声音。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来说,要更加敏锐地发现世界新变化、新特点,才能把握住新机遇。”

魏新举例说,自己在社交平台发布文章时,常收到读者的留言反馈,“里面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对政府部门的建议,很多意见值得通过调研、采访等形式形成提案。”在他眼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就该具备更强的感受力、更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发挥“新”优势,汇聚“新”力量。

履职期间,魏新对《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文化作品“出海”现象格外关注。他认为,这些作品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挖掘得有“深度”,才有了影响的“广度”。

“《黑神话:悟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再现和创新性展示,成功吸引了国内外玩家的广泛关注。”魏新表示,“很多外国玩家都开始找《西游记》原著来看,充分说明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但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负,应该兼容并蓄。”魏新特别强调,中国文化作品要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既要对本土文化有深刻理解和认同,也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成功经验。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时,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进行创新性融合和发展,从而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正是文化‘出海’传播的核心基础。”魏新表示,“希望未来我们有能力把比《哪吒》《三体》《流浪地球》等难度更大的中国故事讲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故事,喜欢中国文化。”

李欣 赵晓 王峰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魏新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