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大会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获得通过——每年3月21日正式设立为'国际太极拳日'。据总台记者郝薇报道,该议题由中国政府发起并推动,最终赢得与会195个成员国的一致支持。
春分时节定格文化符号
决议特别指出,3月21日恰逢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日,这一时间节点完美契合了太极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身体实践,太极拳不仅蕴含着动态平衡的运动美学,更承载着'以武载道'的文化基因,其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特性,正是中华文明追求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非遗价值获国际认可
早在2020年12月,太极拳就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设立专项纪念日,进一步凸显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现代价值。研究显示,规律练习太极拳可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对预防慢性疾病、缓解心理压力具有显著效果。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以武会友'的社交属性,正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跨文化对话与社区融合。
文化使命与时代共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决议中强调,太极拳所倡导的'平衡、和平、和谐共生'理念,与该机构'在人类思想中筑起和平屏障'的宗旨高度契合。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5亿人定期练习太极拳,覆盖1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社区公园到国际赛场,从康复中心到学校课堂,这项东方智慧正以独特方式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盛会展望未来
本次大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3日举行,除太极拳日议题外,还审议通过了《2022-2023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随着'国际太极拳日'的设立,预计将引发新一轮全球太极文化热潮。业内专家建议,各国可结合春分节气开展主题展演、学术研讨、大众体验等活动,让这项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